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动态

中国金属学会召开“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

日期:2024/05/22
正文字号:

2024年5月21日,中国金属学会组织专家对由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西蕴宏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的“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评价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北京建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其中何宏平院士、彭苏萍院士和黄导分别担任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项目完成单位,项目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倪文教授、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广田主任工程师、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黄晓燕技术总监、北京科技大学李云云等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技术研究报告、查新报告、经济效益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等,并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质询、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倪文教授致欢迎词,张广田主任工程师代表项目组做了相关报告。项目结合多固废低碳胶凝材料提出了“复盐效应理论”、“硅的四配位同构化效应理论”和“低钙硅比水化硅酸盐体系被动水化动力学理论”的相关理论要点,揭示了低碳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和机理,探明了长期服役过程中不同低碳胶凝材料体系内钙、镁、铁等离子的迁移行为影响作用及其物相演化规律;开发了多固废协同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体系,包括低碳胶凝材料专用早强剂、双闭路循环、双球磨及循环除铁、球磨和立磨联合粉磨等高效粉磨技术,以及脱硫灰低温(<350℃)高效转化脱硫石膏技术;开发了低碳胶凝材料协同尾矿废石等骨料制备全固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满足标准要求,耐久性优异,并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建立了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成套标准体系;形成碳减排计算方法,并取得了碳排放核算证书;较传统水泥(P.O42.5)能耗降低约80%,碳排放降低90%,成本降低50%~70%。

该项目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4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国际发明专利11件,软件著作权12件。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5项,团体标准4项。项目技术已在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怀仁市神坤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涉县清漳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成功应用。建立生产线20余条,产能超1000万吨/年。该项目研发了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工程应用,有效解决了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等大宗固废堆存量大、高值化利用率低等瓶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