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16日,由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指导,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工程机械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长沙)先进材料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成功召开。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干勇院士、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中南大学姜涛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院士、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吴纯、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宇、中国农机院新材料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所长汪瑞军、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尚成嘉、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伍志军、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叶恒棣、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覃事彪、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新、钢铁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杨才福、中国金属学会知识产权分会主任委员姜尚清、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习小明,以及先进材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近250位专家、技术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尚成嘉、汪瑞军主持。
5月15日上午,吴纯、黄伯云、田志凌、李建宇在大会上分别发表致辞。
吴纯在致辞中表示,长沙新材料产业规模位居省会城市前列,已形成先进储能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和碳基材料三大优势领域。未来,长沙将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着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本次大会的举办,将为推进先进材料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速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搭建重要交流合作平台。
黄伯云在致辞中表示,产学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今后要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建材料基因工程联合创新平台,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专利成果转化应用,为打造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注入创新动能。
田志凌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工程机械产业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的战略转型,其中材料创新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材料科技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持续从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先进材料研发制造等环节中的作用、创新机制的持续优化、产品技术标准化工作、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力。
李建宇在致辞中表示,湖南钢铁集团作为湖南省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先进材料制造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指出,推动先进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需要新技术的突破。湖南钢铁集团真诚期待与全国学会、协会及上下游企业加强科研协同,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湖南先进材料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会报告环节,干勇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材料冶金》的报告。他指出,当前材料科技创新呈现需求牵引和交叉学科驱动的态势,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新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人工智能也正在重塑材料研发流程,通过高通量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能够大幅缩短新材料发现周期。大数据、网络化、智能化支撑起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未来将以人工智能的场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化、平台化推动全产业链创效能力,打造“钢铁产能联合体”。新材料产业正在经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从传统试错模式转向模型驱动的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未来将依托材料基因工程、材料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研发模式创新,加速新材料产业完成智能化跃迁。
李殿中作题为《特殊钢与高端轴承制备技术》的报告。其团队发现了钢中氧致偏析的新机制,并据此开发出控氧低偏析技术。在凝固质量控制技术方面,提出的钢锭全域偏析理论模型与成套技术基本满足了核电容器、化工容器等核心部件的重大需求。通过突破轴承钢中微量稀土的添加技术,显著提高了轴承钢与高端轴承的强韧性和疲劳性能。通过发明双低氧稀土钢技术,实现了大型盾构机主轴承、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和高档机床主轴承的进口替代和产业化。
汪瑞军、尚成嘉、伍志军、叶恒棣、覃事彪、朱建新分别作题为《中国农机材料需求与新技术进展》《关键工程用钢的应用研究》《水电工程主要金属材料应用》《稀土在绿色钢铁冶金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成果》《工程机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其对金属材料新要求》的报告。
15日下午、16日全天,分会场分别围绕工程机械用先进金属材料、能源领域用先进金属材料、热轧板带生产技术、低空装备(中部地区)轻质材料产业4个专题,邀请来自三一集团重卡研究院、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胜风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下游用户企业与钢铁企业、铝业公司、高校、研究院所共同交流研讨,共交流37篇高水平报告。
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先进材料在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创新应用路径,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汇聚工程机械、先进能源、低空装备领域上下游优秀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专家,推动形成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合作机制,在推动材料技术迭代升级、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等方面取得丰硕共识。
[06-25]
[07-03]
[06-20]
[06-19]
[10-29]
[05-21]
[05-19]
[05-15]
[05-12]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