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热点

“双焦”:政策氛围向暖 后市谨慎乐观

日期:2025/10/16
正文字号:

2025年第3季度,“双焦”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期现价格呈共振上涨趋势,价格重心总体较第2季度上移。其中,焦炭主力合约价格由第3季度初的1400元/吨最高涨至1832元/吨,焦煤价格由季初的820元/吨最高涨至1328元/吨。

现货方面,国内焦煤价格较第2季度末上涨200元/吨~340元/吨不等;进口蒙古国精煤价格上涨约320元/吨,海运澳大利亚煤炭(下称澳煤)CFR(成本加运费)报价上涨15美元/吨,港口澳煤价格上涨280元/吨。

焦炭市场,7月—8月份焦企连续8轮提涨焦价并落地执行,焦价累计上涨400元/吨~440元/吨;9月份,焦炭价格完成2轮调降,降幅为100元/吨~110元/吨;10月初焦炭价格再度完成1轮提涨。

从运行逻辑来看,7月份以来市场预期发生明显好转,叠加供需面有所改善,推动煤价快速反弹。一方面,国内宏观层面释放“反内卷”新信号,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另一方面,7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的文件传出,核查工作将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8个煤炭主产地开展,煤供应收紧预期刺激市场看涨情绪集中释放,焦煤期货价格一度呈现连续涨停式上涨。

此外,焦煤受环保、安全生产及核查超产等因素影响,煤产量水平较前期下降,而下游焦钢企业生产良好,煤涨价刺激下游加速补库,矿端库存向下游转移,促使上游库存高、下游库存低的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强预期、强现实,再加上资金过热激发投机情绪,推动煤价走强。后期随着市场情绪的释放,叠加交易所调整交易规则,“双焦”期货价格步入区间震荡走势。

焦煤减产幅度有限

关注核查超产政策扰动

从政策角度来看,自核查煤矿超产政策以来,内蒙古、山西、新疆、河南等产煤地区陆续出台了相关核查文件。不过,核查超产主要影响动力煤产区。

第3季度以来,国内原煤产量逐步下降,一方面在于汛期时的强降雨影响了煤矿生产节奏;另一方面受核查超产政策的落地实施影响,尤其新疆区域煤产量降幅明显。炼焦煤产量虽有下降,但降幅低于预期。数据显示,523家炼焦煤矿山第3季度焦精煤日均产量为75.7万吨,较第2季度均值下降1.9万吨,总体处于中位水平。

9月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焦钢企业落实了环保减产措施,煤产量出现阶段性下降,不过煤矿减产的持续性不足,随后产量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从今年内来看,核查超产政策对于煤炭产能的释放仍有一定制约,但当前时间步入第4季度,根据往年情况,在秋冬季煤炭保供的影响下,第4季度原煤产量将趋于回升,核查超产与保供对煤产量的扰动会动态调整。

第3季度进口煤量回升全年仍存减量预期

今年由于国内煤炭的供需关系偏松,我国煤炭总进口量同比下降,尤其第2季度降幅明显,不过第3季度以来整体进口量有所回升。数据显示,1月—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炼焦煤量为7260.75万吨,占煤炭总进口量的24.2%,同比下降632万吨,降幅为8.01%,同比减量主要体现在基数较大的蒙古国焦煤(下称蒙煤)及关税影响下的美国焦煤。第3季度焦煤进口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焦煤减量。

数据显示,1月—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蒙煤3574.65万吨,同比减少354.7万吨,降幅为9.0%。进口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前期煤价持续走弱影响,进口利润明显压缩,且口岸监管区库存压力较大,抑制进口增量。不过从月度数据来看,蒙古国焦煤进口量已呈现逐步回升趋势,8月份单月进口量超600万吨,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9月份蒙煤进口量将保持高位,国庆中秋假期前一周,甘其毛都口岸日通关量一度达到20万吨。市场消息称,近期蒙煤要通过自动化装卸提高运力,日通关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口岸库存压力尚可,若运力提升,在需求无增长预期的情况下,可能面临增库压力,有待持续关注。

其他进口煤方面,今年前8个月,除了美国焦煤依然受到关税等因素制约处于零进口状态外,我国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进口焦煤量保持不同程度正增长,但从量级来看,增量基本在几十到一百多万吨,缺少持续增量预期,对整体进口煤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

焦化利润稍有改善

焦炭产量稳中有增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8月份,我国焦炭累计产量为33332.2万吨,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增幅为3.09%。

市场方面,第3季度,在焦煤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焦炭价格实现连续多轮上涨,焦化行业盈利情况有所改善,焦企生产积极性保持相对良好状态,焦炭供应实现同比增量。

从数据来看,9月份独立焦企产能利用率为75%左右,较8月份回升1.0个百分点。9月初环保限产期间,焦化厂整体减产,但幅度不大,随后焦化厂在利润的刺激下逐步复产。目前来看,焦化厂盈利仍不稳定,一方面煤价表现坚挺,推升炼焦成本,另一方面价格上涨意愿向下游传导不畅,自身利润受到挤压,无法支撑焦化行业进一步扩大产量,第4季度焦炭产量或有所下滑。

铁水产量处于高位

支撑原料刚性需求

需求方面,第3季度钢厂整体盈利水平较好,市场盈利面超62%,显著优于去年同期,促使钢厂整体开工积极。数据显示,第3季度全国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约为240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总体保持高位。从年内来看,钢厂在盈利阶段,主动调减产量的意愿不高,有望维持相对较高的开工率,预计短期铁水产量难有明显下降,支撑原料刚性需求。不过需注意的是,钢材终端需求虽有韧性,但缺乏增长亮点,由于第4季度后期需求步入季节性淡季,将给较高的供应带来考验,需关注需求负反馈的压力。

整体来看,第3季度“双焦”市场在强预期与强现实的共同驱动下,“双焦”价格重心整体上移。进入第4季度,在当前“反内卷”整治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氛围下,叠加煤矿核查超产政策的反复扰动,对煤价总体起到托底作用。

此外,需关注季节性累库可能性、终端需求韧性及潜在的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等因素变化,市场或将面临供需再平衡的考验。总体上,笔者对“双焦”市场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