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第1季度开局良好,第2季度总体稳定,第3季度主要指标增速放缓、呈现下行压力;第4季度随着‘两新’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行业运行态势趋稳回升。总体来看,行业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月1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2024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如是总结了过去一年机械工业发展成果。
从会议透露的数据来看,2024年工业机械行业产业规模再创新高、产销形势稳中向好。截至2024年底,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13.2万家,较上年增加1.1万家,占全国工业的25.8%,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资产总计达39.4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全国工业的22.1%,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4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机械产品中,72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59%;50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41%。
聚焦“新”“绿”
转型升级呈五大亮点
会议指出,2024年,机械工业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积极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呈现出五大亮点。
一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基础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新批准建设行业创新平台33家,累计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行业创新平台已达290家,完成400余项技术装备鉴定,行业科技奖授奖项目达430项。与此同时,机械工业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持续加快构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标准体系,2024年新增行业质检机构4家、总数达257家,完成各类实验室评审200多家次,完成1227项行业标准制修订,推进标准国际化项目313项;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的自主研发,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基础领域自主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如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二是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这一大亮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车继续“高歌猛进”、清洁能源装备快速发展、先进绿色智能产品持续研制应用。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00万辆,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居全球首位,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其中风电新增0.8亿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8亿千瓦。聚焦农业机械,新能源拖拉机等产品应用步伐显著加快,无人驾驶农机等智能装备不断涌现;聚焦工程机械,装载机、搅拌车、矿用卡车等产品电动化替代趋势愈发明显,如电动装载机2024年渗透率达10.4%,部分地区渗透率超过6成。
三是数转智改激发产业新动能。会议透露,2024年有80多家机械企业入选我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6座机械企业智能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机械工业累计入选数量达24座,占我国“灯塔”工厂总量的30%;规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0%,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智能制造装备也在快速发展。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2%,达55.6万套,再创新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汽车智能化发展,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辅助驾驶、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快速进步并从高档车向大众用车普及,L2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渗透率显著提升。
四是重大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取得里程碑进展,先后完成样机总装下线、点火、满负荷试验,突破了90余项关键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功率最大、技术等级最高的燃气轮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具有显著带动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机组的发电机、叶片、轴承等关键部套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球最大600马力混动拖拉机研制成功,打破了农机动力传动和液压电控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同时将新能源汽车理念跨界融入农机装备领域,推动传统农机向智能农机升级,助力农业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全球最大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投产,创造了10个全球、全国首台套设备,实现了50兆瓦正压防爆电机、169兆瓦空气加热炉、轴流泵等多项设备创新。
五是外贸出口结构继续优化。2024年,我国机械工业外贸出口再创新高,外贸增长动能、贸易结构等方面继续优化。首先,多元共进的外贸市场新格局进一步巩固。2024年机械工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4%,占机械工业出口总额的51.5%,比重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出口额分别增长17.7%、12.9%、27.1%,增速均明显快于机械工业总体水平。其次,主机、整机类产品出口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通用机械、零部件类产品出口增速持续回升。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618.8万辆,同比增长26.7%,其中电动汽车出口227.4万辆,同比增长26%;压缩机等通用设备和轴承、紧固件等基础件产品出口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再次,技术含量高的一般贸易出口额也在继续提升。2024年,机械工业一般贸易出口额增长14.5%,比机械工业全部出口增速高3.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占比7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未来影响利大于弊
平稳发展态势将继续保持
“展望2025年,机械工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集聚增多。”罗俊杰表示,向外看,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全球经济增速总体下移、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对外贸易摩擦加剧等,给企业出口带来严峻挑战;向内看,国内环境总体继续向好,宏观政策利好、宏观经济环境继续向好、政策加力扩围带动市场需求继续向好、发展趋势利好,将为机械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此复杂背景下,会议认为,2025年机械工业发展内生动力依然强劲。一方面,机械工业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行业及企业奋发努力动力不减,尤其是广大企业攻坚克难,在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引擎和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机械工业将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这将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然而,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市场需求不振。2024年制造业在手订单指数持续处于临界值之下的较低水平,年末机械工业订货指数较年中高点回落5个点左右。二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2024年机械工业出厂价格指数降幅总体在2%左右,汽车、机床、光伏设备、机器人等行业反映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三是盈利水平明显下行。2024年机械工业利润总额自3月份开始持续同比下降,全年利润率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四是账款回收压力加大。2024年机械工业应收账款总额达9.1万亿元,再创年度新高,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比全国工业长32.7天。五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024年机械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26.4%,增速比全国工业高14.6个百分点。
“未来机械工业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罗俊杰表示,“综合判断,2025年机械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持续发挥国民经济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预计在5.5%左右,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19]
[10-29]
[02-21]
[02-19]
[02-19]
[02-14]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