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热点

短流程企业应该早点纳入全国碳市场吗?

日期:2025/10/31
正文字号:

电炉钢企业何时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或许是所有电炉钢企业心中的一个疑惑。根据公开信息,电炉钢企业被纳入还未列入政策日程,围绕这一事项的讨论却一直持续。

支持“早入”者认为,正如欧盟拟在2035年前全面退出免费碳配额,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最终形态必然是配额全部有偿化,而受基础基数大、减碳潜力有限等因素影响,届时长流程需要支付的金额将更高。早日纳入短流程,既可以使其不断熟悉“水性”,也将变相增加长流程企业成本、支持短流程企业发展,并推动我国早日实现配额全部有偿化(届时短流程企业将获得碳交易优势)。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未纳入电炉钢企业,其实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策略,当前的碳配额分配方案亦是在不考虑电炉钢企业基础上的方案。倘若电炉钢企业纳入,将为长流程、短流程企业划定不同的基准线,即“长比长、短比短”。如此,电炉钢企业并不必然获得减碳收益。与此同时,在9月24日中国设定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后,有分析认为,目前业内采取的强度控制法可能面临挑战,或存在优化的可能,比如提前实现部分有偿分配。因此,不加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其实为电炉钢企业赢得了发展空间。

双方围绕利弊问题的讨论各有见地,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必须持续减碳,并尽可能降低成本。近年来,电炉钢企业虽具备减碳优势,但因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开工率较低。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废钢电炉炼钢的生产成本要比长流程高出200元/吨~500元/吨,导致其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电炉钢企业应在降低“电价+废钢”两大核心成本的问题上持续努力,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这方面,行业及企业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比如电价优惠、税收优惠、进一步修订废钢进口标准等,但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此。另外,若电炉钢企业想充分获取碳市场收益,希望政府对短流程企业与长流程企业采用统一基准线,首先得保证自身除具备天然的低碳优势外,还要具备全方位替代长流程的能力,比如生产优特钢的能力等,而这对于当前的钢铁行业来说,显然还有一些距离。(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