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热点

50天,戈壁滩上实现球团销售破局——喀什金岭球团有限公司巧化库存记

日期:2025/09/24
正文字号:

在祖国西部边陲的戈壁腹地,喀什金岭球团有限公司满载球团的货车正有序驶出厂区,奔向钢铁企业。谁能想到,就在短短两个月前,这里还堆积着7万吨亟待出库的球团矿,库存数量远超该公司3万吨库存考核红线。

2025年开局,喀什金岭球团遭遇核心客户停产、代加工业务中断的多重困境,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喀什金岭球团果敢打响“奋战五十天,拓市场、促销售、降库存、增效益”攻坚战。

经过全员日夜奋战、多策并举,8月份,喀什金岭球团销售球团7.44万吨,完成月度计划的124%,创下该公司成立以来的单月销售新高。目前,该公司球团库存从最高点7.03万吨降至2.83万吨,实现了库存的合理周转。

多重压力下库存“堆积如山”

作为区域重点球团生产企业,喀什金岭球团销售半径长期局限在1000公里以内。在这片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客户结构单一的弊端在行业下行期被急剧放大,犹如一颗隐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经营危机。

今年1月—5月份,该公司目标销售地区钢企经营困难持续停产,喀什金岭球团的库存累积攀升。5月中旬,客户传来复产消息,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无力按照正常结算周期支付货款,只能采取“货款日结”的采购方式,这给喀什金岭球团的资金回笼和生产调度带来极大的挑战,企业运营节奏被打乱。

此时,该公司与另一家合作钢企球团代加工业务也遭遇困境——600公里逆向运输成本提升,民营球团企业低价竞争,市场份额被蚕食。

两条核心销售渠道同时遇阻,喀什金岭球团公司球团库存峰值迅速攀升至7.03万吨,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全员冲锋50天攻坚战

7月11日,喀什金岭球团紧急召开专题动员会,启动“奋战五十天,拓市场、促销售、降库存、增效益”劳动竞赛,发出“高层营销打头阵、销售团队当主力、全员协作保畅通”的冲锋号,一场破局突围之战就此打响。

针对客户货款日结困境,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郭峰挂帅,带领团队与客户展开多轮艰苦协商谈判,引入两家第三方公司进行垫资采购,这一创新举措既缓解了客户资金压力,又为该公司打通了关键销售通道。

为保障资金安全,该公司严格执行“先付款后发货”原则。“客户货款经常在深夜到账,有一次,他们凌晨打电话告知,已付100万元货款,急需连夜组织运输。”该公司销售部主管李正友回忆道。接到电话后,他第一时间联系财务人员确认到账信息,逐一通知夜班铲车司机、地磅操作员、取样员和门卫。从货款到账到车辆出库,仅仅用了1个半小时,赢得了客户信任。

为确保“款到即发”,该公司建立了“24小时在岗”响应机制,财务、营销、车队、地磅、化验等关键岗位随时待命。白天,销售人员提前协调运输车辆货场等候,做好装车准备;深夜,无论货款何时到账,各岗位人员都会迅速到岗,确保提货车辆随到随发。通过高效协作,该公司8月份对1家客户公司销售球团量达到3.17万吨。

同时,针对钒钛球团代加工业务中断问题,该公司领导班子带领销售团队,多次前往客户驻地进行深入谈判,与竞争对手在成本、质量、服务等方面展开激烈比拼;精心制订了“质量稳价、联盟降本”策略。该公司郑重承诺,产品质量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以品质和诚信赢得客户信任。同时,该公司与铁精粉供货商达成“合纵联盟”,通过集中采购方式降低原材料成本,形成价格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钒钛球团代加工业务成功重启。8月份,该公司销售钒钛球团2.97万吨,夺回属于自己的“主战场”。

该公司获悉一钢企进口球团运输线路出现问题,导致球团供应短缺,销售团队迅速对接沟通,最终成功签订3万吨球团的销售合同。同时,该公司采用铁路、汽车“双管齐下”运输模式,同步发车,争分夺秒,确保球团及时送达。

在巩固传统钢铁市场的同时,喀什金岭球团将目光投向行业外市场。经过调研,发现电梯制造行业对大量铸铁配重块有需求,而高品位球团矿的物理性能与铸铁配重块要求相近,具备替代潜力。该公司果断决策,与电梯制造企业展开合作,共同开展高品位球团矿替代铸铁配重块试验。

经过多次调整配方、优化工艺,实验取得成功。球团矿在硬度、密度等关键指标上完全满足电梯配重需求,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该公司先后签订两单销售合同,将产品打入电梯制造领域,进入了一条全新的市场赛道。(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