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鞍钢集团与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中宏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低碳背景下碱性球团矿生产与应用技术创新研讨会在辽宁鞍山召开。
会议聚焦碱性球团矿配矿技术、碱性球团矿制备技术、高炉炉料结构优化与操作技术、铁前系统数智化及环境效益分析等最新科技成果展开交流,旨在进一步优化碱性球团矿生产工艺,不断提升球团矿质量,掌握高炉高比例球团应用等关键技术,深化高校科研与企业实践协同创新,支撑铁前系统高质量发展。
鞍钢集团总工程师兼科技发展部总经理刘丰强在致辞时介绍,2024年鞍钢集团与中钢国际深度合作,运用第三代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建成400万吨自主可控、低碳智能的带式焙烧机球团产线,实现能耗下降55%、碳排放减少70%。当前,该产线顺利进入智慧化运营阶段,并向着更加环保、高效、精益的目标持续迈进。
刘丰强表示,碱性球团矿凭借其“高品位、低渣量、强还原性”的卓越特性,成为优化高炉炉料结构、实现绿色冶炼的核心解决方案,需贯通碱性球团矿“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业转化”链条,持续推动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为此,他发起共建“碱性球团技术创新联盟”的倡议,从3个维度深化合作:一是构建常态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持续创新提供坚实保障;二是聚焦“碱性球团—高炉冶炼”耦合技术,突破低碳冶炼瓶颈;三是打造开放共享的知识生态,加速行业经验与前沿成果转化。
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赵恕昆在致辞时表示,中钢国际始终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推进带式焙烧机球团、氢基竖炉等低碳冶金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当前推出的最新第三代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集成烟气显热高效循环工艺与数字化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在鞍钢400万吨项目上成功落地。未来,中钢国际将以第三代带式球团技术为核心,持续优化碱性球团质量与成本;依托EPCO(项目总承包+运行承包)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以产学研联盟为纽带,携手构建低碳炼铁技术新生态。
会上,13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学术界围绕原料配矿、制备机理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探讨;产业界则以实战经验为依托,鞍钢团队分享了碱性球团矿从原料制备到工业应用的全流程突破,中钢国际团队介绍了“带式焙烧机球团—高炉”一体化解决方案、标准化建设及数字化碳管理平台。(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19]
[10-29]
[07-11]
[07-09]
[07-09]
[07-02]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