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月份,山钢集团旗下山钢资本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6.98%、107.25%、121.64%;
近5年,自主管理口径资本增值率超60%,净资产规模突破60亿元;
年化人均创效额从2017年的145.29万元提高到目前的589.28万元,增长4倍;
……
一系列数据反映了山钢资本的创效实力。立志成为山钢集团“资产规模的半壁江山、经营绩效的基础支撑、转型发展的希望之星、功能作用的掌上明珠”的山钢资本,一直为此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山钢集团的创效龙头和经营业绩的强力支撑。
“要在改革先行上自我进阶、迈向卓越,持续打造具有先发优势的改革引领高地;在价值创造上自立自强、向新而行,全面建成具有钢铁行业特色的国资产业金融典范。”山钢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振辉表示。
改革——一切向价值创造看齐
徐晓晶是山钢资本招聘的第一批应届毕业生。9年来,她不断成长进步,目前已是山钢资本某子公司合规运营部经理。而在山钢资本,像徐晓晶这样的年轻骨干不在少数。
据统计,2023年以来,山钢资本新提拔的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为88%。截至目前,山钢资本40岁以下职业经理人占比已经过半,“90后”管理7级人员9人。9家权属公司财务经理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下。山钢资本按照“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的要求,通过强化全员培训、择优定向培养、加强岗位交流、畅通输出通道、突出重点激励、加速梯队建设等措施,为年轻干部搭建了成长平台,新生力量为山钢资本改革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职业化”氛围。山钢资本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竞争性退出原则,逐步在其二级公司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并创造了多个“山钢第一”:在山钢集团内首家开展大规模市场化选聘高端专业人才,人才引进放眼市场,在资管、租赁、风控等岗位大规模引才,“鲶鱼效应”突出;首家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两届公司经理层成功选聘,“市场化”特质确立;首家推进深度职业经理人下沉改革,4家权属公司选聘职业经理人16人次。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延伸“杠杆作用”。山钢资本以“能创造价值才有机会分享成果”为引领,树立“能者多得、多创多得”理念,培育“自己抢活干,才能有钱赚”的自觉习惯,深化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改革,收入增减用价值说话,全面激发组织活力和动力。今年1月—9月份,山钢资本人均收入与最低收入相差3倍。“赏罚必须分明,承诺必须兑现”“绩效上不封顶”,有力的激励措施和科学的分配制度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市场化氛围。
创新——打造产业金融新业态
8月30日,山钢资本首笔服务“数资云仓”企业的直租业务成功落地。这一业务服务的“数资云仓”钢材深加工企业所采购的钢材均来自山钢集团。
“数资云仓”是以钢铁产业为基础、以科技金融赋能运营管理的数智化综合园区,是落实山钢集团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要求的现代钢材精深加工园区。贾婷婷是山钢资本金控租赁公司业务部经理,她主动寻找与云仓入驻企业的合作机会,与团队成员多次沟通协调设备生产商和入驻企业推进尽调、审批、谈判、签约等,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基于物、融于物”的优势,并借助山钢资本“惠E通”电子钱包安全、高效、可追溯的优势,实现首笔“山钢数资云仓+融资租赁”项目的落地。
“用金融的力量打通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数资云仓’正在打造钢材精深加工领域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树立钢铁生态圈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标杆,朝着年加工量100万吨、年交易额100亿元的目标迈进。”山钢供应链公司副总经理朱立波介绍道。
小处着手抓落实,细微之处见功力。山钢资本聚焦服务钢铁主业生态,推进商业模式提档升级。该公司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开发知识创效途径,实现软件输出及管理咨询创效;进军消费领域直租业务,成功运营智能咖啡机器人项目;舜易拍、诚融易、车易租、山钢直租等的市场规模逐渐形成。山钢资本自主运营的“舜易拍”平台初显规模效应,新增竞买人600余家,最高竞价溢价率达183%,累计成交额突破23亿元,实现了资产的快速流转交易。
聚焦科技赋能,打破产业金融壁垒。山钢资本打造全流程综合服务平台“山钢E采”“山钢仓E融”,提供智能化仓库监管、钢材代采、商业保理等服务;瞄准钢铁产业生态圈,围绕钢材精深加工布局,构建“虚拟工厂”,实现全链条生命周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发挥数智优势,利用金融工具抢抓市场商机,推动低资本消耗业务加速落地,创造更大价值。
开源——融资服务打开发展新格局
8月13日,山钢资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簿记发行5亿元3+2年期非公开公司债,票面利率为2.50%,是山东省同规模同主体评级同期限非公开公司债最低票面利率,创山钢资本成立以来最低发行价格。
“此次发行是资本市场对山钢资本价值的公允肯定,提升了山钢集团和山钢资本的资本市场形象,扩大了山钢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增强了资本市场信心。目前,山钢资本发行了两期债券,预计年化节约财务费用1288万元。”山钢资本党委委员、计划财务部经理潘小丽介绍道。
开门营销,放大规模效应。1月—9月份,山钢资本母公司主体授信规模持续扩大,合计取得17.7亿元增、续授信额度;权属公司融资拓展,新增授信规模约14亿元;突出个性,丰富融资手段,首次实现以银行统借统还方式融资,融资模式持续创新;租赁ABS(资产证券化)项目完成发行资料准备,并顺利提交深交所;同步高效沟通3家券商,超前完成债券的销售动员工作。
倡树奋斗者精神,做攻坚克难的开拓者。在山钢资本,“车轮不停转、出差不停歇”已是常态,与银行“死磕”到半夜成了“家常便饭”。“山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张潇文长驻香港,从事融资工作以来,他时常与银行工作人员会商到凌晨。“印象最深的是把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国际部全体人员‘堵’在办公室,款项不出账我们不走,最终在我们的坚持下,对方在深夜开出保函,确保了资金及时到位。”张潇文回忆道。
锚定集团“四大战役”,提供专业金融服务。9月5日,山钢资本供应链公司与莱钢山东金鼎集团的供应链合作业务成功落地。此次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深度合作,成为“全面激活莱钢”战役的生动实践。山钢资本围绕聚力支持主业、全面激活莱钢、深度挖掘房地产等山钢集团确定的重点工作,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设立专项平准基金,开展不良资产处置,盘活闲置土地及资源,发挥专业优势,推进应收账款清收工作。
构筑风控矩阵,为集团金融安全保驾护航。山钢资本全面执行“首席合规官+总法律顾问”制度,系统落实“OTN”(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和三级风控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削减存量风险,历史不良率逐步降低,年化不良率从2021年的1%降至0.58%;强化专业队伍建设,风控条线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专业水平明显提高,风险损失继续保持“零”纪录。
面对市场困境和经营目标任务,是畏难发愁、等靠观望,还是迎难而上、主动出击?山钢资本用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给出了答案。今年前9个月,山钢资本已经完成全年的经营目标任务,靠的就是自我加压、主动出击、争创一流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山钢资本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引擎,采用一切有效激励措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真正将市场化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战斗力、企业始终充满活力。(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20]
[06-19]
[11-13]
[11-13]
[11-06]
[11-04]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