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热点

攻克瓶颈题 算好“五大账”——本钢北营炼钢厂上半年生产经营创佳绩纪实

日期:2024/07/31
正文字号:

上半年降本7163万元,开发品种钢22个牌号,吨钢工序能耗降低5.97千克标准煤……

以上这组数据来自鞍钢集团本钢北营炼钢厂。上半年,该厂紧跟本钢集团、北营公司算账经营步伐,围绕“极致成本、极致效率、极致效益”开展工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不断对标学习,解放思想,本着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态度解决瓶颈问题,算好“管理账”“系统账”“增效账”“调品账”“能效账”这“五大账”,在提高产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增利品种、降低工序能耗方面向本钢集团递出高分答卷。

算好“管理账”——

传达压力,对标引导

如何开展好算账经营?今年第1季度,本钢北营炼钢厂就在全厂下发了《关于实施“算账经营”“算账生产”的激励方案》,炼钢、连铸作业区等主体价值创造单位以指标为依托,开展实打实的算账经营,控制日常经营工作。每个作业区每月拿出10万元左右的绩效预算,融入品种边际效益、品种炼成率、物料降本等主要指标中。今年上半年,该厂全员参与降本,分享降本红利,激发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热情。

此外,该厂为算好“管理账”,对标行业的“失血点”,以梳理出来的35项堵点、难点问题为抓手,开展攻关活动,每周厂长办公会对进展情况进行调度、落实,为提效、提质、降本做好事前铺垫。

算好“系统账”——

产线提效,限产不减产

“提高产线运行效率,是在低产模式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措施。”该厂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总体产能受限的情况,该厂及时调整生产运行模式,从班产计划执行、物流优化、设备定检定修执行着手,聚焦提升吊车作业效率、转炉出钢口扩径改造、提高转炉供氧强度、优化溅渣时间、铸机提速攻关、分配跨物流优化等,推进“一键炼钢”“声呐化渣”等智能制造项目,打造转炉高效炼钢新模式,大幅提升产线效率。

据了解,截至6月底,该厂共计打破产线班产纪录16次、日产纪录19次、月产纪录2次。

算好“增效账”——

对标找差,打破瓶颈

上半年,该厂将降本增效任务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环节,逐项打破经营“瓶颈”,实现同比降本21.80元/吨,累计降本7163万元。

向工序降本要效益,该厂制订《降低钢铁料消耗攻关方案》,从转炉复吹、自动炼钢、少渣炼钢、提高连浇炉数等入手开展降本工作,钢铁料消耗从今年初的1078.86千克/吨降低到6月份的1069.7千克/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该厂还打破固有思维,在造渣料消耗上实现了“指标比行业优、渣量比原来少、质量比预期好”,仅造渣料一项就创效350.9万元。

向品种对标要效益,该厂对标鞍钢5号线,对新开发的硅钢品种工艺路线、合金配比、脱硫喷吹等进行优化,硅钢对比开发期降本104元/吨;对标营口中板公司,引入高硅硅锰合金,降低焊丝钢等品种的合金成本6.5元/吨;对标江苏中天公司,通过增加连浇炉数、延长水口寿命、优化过程工艺等措施,帘线品种炼成率提升15.4%、品种增效35元/吨,焊丝钢炼成率提升9%、品种增效13元/吨。

算好“调品账”——

品种开发,转型升级

上半年,该厂秉承“生产一代、提升一代、培育一代”的产品发展理念,加快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研发弹簧钢、无取向硅钢、工业纯铁、石油管线钢、绞线钢、汽车结构钢等12个系列产品、22个牌号,产出合格钢坯73134吨,研发成功率达100%。

在研发生产过程中,该厂在没有任何生产经验的情况下,自主设计无取向硅钢连铸机二冷水水表,比水量从0.89升/千克提升至1.3升/千克,为硅钢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对中间包保护浇注氩气系统浮子流量计进行升级改造,为产品提质夯实了基础;充分利用铁水预处理涌动扒渣技术,稳定产品硫含量,提升品种钢质量;对品种钢一倒率、终点氧合格率、铸机振动精度、渣改质工艺等重点工艺参数开展攻关,科学控制参数、优化生产组织,重点汽车钢帘线产品、焊丝产品原品种一次合格率稳定在91%以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算好“能效账”——

低碳引领,践行责任

上半年,该厂以极致能源为突破口,对标找差,刀刃向内,紧紧围绕“精益能源流”管控,在能源消耗、产线提效、余能回收上狠下功夫,成功申报“低碳冶金技术在北营炼钢厂的研究和应用”科技项目。

该厂全方位算好“能效账”:增加除尘电机智能调控技术,在超低排设备大幅度投入的条件下,公辅电耗从年初的55千瓦时/吨逐步降低到6月份的50.21千瓦时/吨;通过降低系统温度、提高铸机拉速、缩短钢水热传隔时间、应用液态渣二次利用技术等措施,钢包精炼炉电耗从年初的43千瓦时/吨逐步降低到6月份的39千瓦时/吨;在煤气消耗器具上全线实施“减量管理”,减少20%的运行数量,将钢包热传隔时间缩短15分钟,上半年仅烘烤煤气一项就实现降本652万元。

此外,该厂利用“钢钢好”平台,成立经济运行群,将过程运行全景化,对“跑冒滴漏”现象进行“随手拍”,对能源管理成效好的班组实施精准奖励;将电耗、转炉锅炉补水量、煤气回收量、蒸汽发生量可视化,每天召开调度会进行对比分析,实现能源精准管控。(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