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热点

“氢”挖潜力 新赛道加装“新引擎”——张宣科技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绿色工艺技术研发和应用基地侧记

日期:2024/09/24
正文字号:

当前,中国钢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深刻认识绿色低碳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的转变给出了答案,也正是因为氢冶金,让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发生着深刻而精彩的蝶变。

今年初以来,张宣科技积极践行“钢铁向材料、制造向服务”转变的战略内涵,主动求变求突破,持续推进竖炉冶炼工艺智能化、氢能利用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借力绿色低碳的底色和价值,因地制宜,打造“新能源+零碳制造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驱动。

集“智”发力

构筑精益生产“硬支撑”

“自这款竖炉冷却气压缩机能耗自动化控制投用后,产线电单耗较之前降低了29.8%,年可创效54.19万元。”

“竖炉还原效率大幅提升,排矿温度实现持续稳定,不仅防止了氢基DRI(直接还原铁)二次氧化,而且为DRI产品运输与储存提供了良好条件。”

……

7月底的一天,张宣科技的技术人员在细数深挖“氢”潜力的成果。

原来此前,通过对不同工艺操作的观察及数据对比发现,竖炉系统内各段供热负荷分配、排料温度及冷却器压缩机能耗存在集中控制、匹配不科学的现象。“邀请能源、设备等方面的创新团队加盟,可以垮行业、全方位挖掘‘氢’潜力。”面对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氢冶金项目主控室内,信息自动化专家武卫军及团队成员同意了这一提议。

顺着发挥装备优势的思路,壮大的攻关团队随即从炉体机构、加热过程、排料方式等影响因素开展矩阵分析研究,围绕过渡段温度、升温速率及透气性指数等关键指标,利用“神经网络原理”,对原一级控制程序进行优化改造,把温度系统“集控”变为“分控”,动态跟踪冷却气流量和压缩机转速,从而将能耗降至最低;程序中还同步增加了工艺状态预判、匹配功能,实现了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智能控制。这样一来,稳定竖炉排料温度过程控制更加智能化。

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在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高度的新发展周期,张宣科技加速推进全流程产线智能化建设,完成了汉化操作界面等21项内容,并组织完成了《控制逻辑功能说明书》95%的编制工作,大幅提升了氢冶金竖炉控制的可操作性与稳定性,为实现深度挖掘“氢”价值奠定了技术基础。

向“氢”发力

打造零碳制造产业

走进氢冶金示范项目生产主控操作室,在大数据综合管理可视化平台的大屏幕上,监控画面不断转换、数据连续更新,氢基竖炉还原生产过程清晰可见,为DRI产线精益化生产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这是张宣科技绿“氢”攻关成果展示的一幕。

今年夏天,张宣科技的技术骨干们开展了“氢冶金DRI产品更抗压,在DRI运输的过程中始终不松散、入炉效率高”的试验,深度探究“氢能”潜力,创新使用“分布操作法”,合理控制还原段温度、精准控制工艺气进口流量及稳定工艺参数调控尾气排放控制的“三步走”操作,DRI产品抗压强度较投产初期提高221牛/球,环比提升30.3%,氢价值进一步凸显。

利器在手,豪情壮志。张宣科技充分利用“氢”价值、挖掘“氢”潜力,筑暖巢引来“金凤凰”——

绿“氢”产业链不断延伸。不久前,张宣科技与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充分发挥氢能应用场景、绿氢生产和氢能装备领域优势,全面深化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合作,实现氢能与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生态,打造新能源+零碳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向高端进阶,矢“质”不渝。作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张宣科技将搭乘着“绿氢”制造的“头班车”,依托“氢基竖炉+高效电炉”低碳绿色高端材料短流程生产工艺新优势,创新“钢铁+氢能+新能源”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球氢冶金原创技术策源地及氢能应用示范基地,推动中国首个钢铁工业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