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中国青山集团在津巴布韦斥资15亿美元建设的姆武马鼎森钢铁公司曼希泽工厂一期高炉顺利出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生产阶段;6月19日,中国宝武与西芒杜赢联盟完成全球最大铁矿——西芒杜铁矿项目股权交割,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合作开发新阶段;8月份,中钢国际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阿尔及利亚Tosyali(托斯亚利) 400万吨选矿项目、阿尔及利亚卡塔尔钢铁公司(AQS) 250万吨直接还原铁项目获得代表我国冶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水平的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质量成果奖……这些只是中非钢铁产业链合作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钢铁走在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前列的有力明证。
中非钢铁产能合作稳步推进
产能合作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抓手。受国内钢铁消费偏弱、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钢铁企业看好非洲市场,并依靠自身在钢铁冶金技术、能力方面的优势,大踏步“走向”非洲建厂。
2023年6月24日,阿尔及利亚国家钢铁公司(Feraal)与中国CMH联合体(中冶国际、中水对外和盛世阳光科技等3家公司组成)在阿尔及利亚签署框架协议,明确了位于阿尔及利亚西南部的Gara Djebilet(加拉杰比莱特)铁矿开发和钢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内容。资料显示,该铁矿资源总量超过40亿吨,仅西部矿块探明储量就有17亿吨,平均品位达53%,覆盖层最薄处只有0.5米厚,属大型露天铁矿,开采成本低。截至目前,该项目推进顺利,Gara Djebilet铁矿矿冶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已经成为阿尔及利亚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性项目之一。
2024年3月,河北武安新峰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埃及总投资2.9亿美元的200万吨热轧卷板项目,通过埃及相关部门审批。
今年3月份,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与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签署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下称泰达合作区)扩展区土地购置协议,启动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产品首个海外铸管生产基地项目。新兴铸管埃及项目规划占地约27万平方米,将建成全规格、全品种离心球墨铸管及相关制品的制造工厂。该项目投资金额预计达10亿元人民币,年产25万吨球墨铸铁管,主要供应给埃及和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的给水、供排水、水利、海水淡化等领域。
今年4月份,继签订1780毫米酸洗冷轧联合机组合同后,中钢国际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下称中钢设备)与阿尔及利亚Tosyali集团再签新合同,将为Tosyali集团新建一条连退镀锌复合生产线、一条镀锌线、一条彩涂线,以及相关公辅设施。这次签订的新合同,将实现从原料到高端彩涂板、汽车专用镀锌板产品的全流程覆盖,构筑起综合钢厂高效、绿色的完整生产链条,为非洲地区的工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今年6月份,中国青山集团投资的姆武马鼎森钢铁公司曼希泽工厂一期高炉顺利出铁。据悉,该项目第一阶段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第二阶段增加到120万吨,第三阶段增加到320万吨,最终实现年产500万吨钢铁产品的目标。该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津巴布韦也有望借此契机成为非洲的钢铁大国和制造中心,一改其钢铁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曾亲自出席项目的奠基仪式。据悉,该项目将建设内容还包括一条1000公里的铁路专线、一座大坝和一个灌溉项目,计划在钢厂所在地开发一座名为“曼希泽镇”的“智慧城市”,甚至包括创建一所科技大学。
中非矿产资源领域
合作方兴未艾
非洲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地区。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对非洲投资规模稳步增长、领域不断拓展、多个项目已落地生根。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矿产资源领域合作,不仅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增长,而且显著推动了非洲的工业化进程。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自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不断在非洲投资矿产资源,参与当地大型铜、钴、锂等项目并购、开发。河钢集团南非矿业公司位于南非林波波省帕拉博拉地区,2013年河钢集团作为最大股东,主导中方联合体成功收购力拓和英美资源公司所持有的股权。收购以来,该公司已连续11年保持盈利,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资源的成功范例,于2017年在国内A股上市。该公司是南非最大的铜产品供应商、有较强影响力的磁铁矿供应商,是全球最大的蛭石供应商之一。2023年,中国五矿收购博茨瓦纳的Khoemacau(科马考)铜矿,创下近年来中国央企最大的海外资源并购案例。近年来,为满足中国新能源电池领域对钴原料的需求,包括洛钼、中国北方、中国五矿在内的中国企业对刚果(金)的钴矿资源进行了大量投资,目前,洛钼凭借其在刚果(金)的TFM项目已经跃居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和重要的铜重要生产商。
在钢铁原料方面,中国在非洲的铁矿项目投资开始于2010年前后,当时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出资2.57亿美元购买非洲矿业公司12.5%的股权,与山钢集团合作开发塞拉利昂唐克里里铁矿项目。之后,中国企业陆续走进非洲,在几内亚、喀麦隆、塞拉利昂和阿尔及利亚等国投资了多个大型铁矿石项目。例如2023年12月份,中国宝武资源利比里亚Bomi(博米)项目首船4.6万吨铁矿石启航,标志着利比里亚Bomi铁矿正式建成投产。宝武利比里亚Bomi项目一期150万吨铁精矿项目,是中国利用干式磨选新技术工艺开发海外矿山示范项目,被列为中非合作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计划投资40亿元,年产能扩至1000万吨铁精粉;而三期目标为铁精粉年产能达2000万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以中国中铝、中国宝武和赢联盟主导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今年7月16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发布公告称,力拓在投资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高品位铁矿床的所有条件现已满足。力拓集团与中铝铁矿控股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Simfer Jersey公司的董事会已经批准向该公司与西芒杜赢联盟、宝武和几内亚共和国共建的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项目注入资金,用于建设超过600公里的多用途铁路及港口设施。建成后,Simfer Jersey公司和西芒杜赢联盟将每年出口高达1.2亿吨的铁矿石。西芒杜铁矿矿区面积为738平方公里,拥有符合澳大利亚联合矿石储量委员会标准的控制和推断储量近30亿吨,资源量接近60亿吨,整体矿石品位介于66%~67%,被国际矿业视为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尚未开发的铁矿。
近日另悉,福建恒兴旺公司将投资7740万美元,与坦桑尼亚国有国家开发公司共同开发坦桑尼亚恩琼贝地区的马甘加马蒂图铁矿石项目。此次合作是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的首个铁矿项目,年产能达100万吨,同时还将建设相关配套冶炼、压延及加工能力。根据相关可研报告显示,马甘加马蒂图地区的铁矿石储量超过1.01亿吨。这一项目不仅可以解决该地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恩乔姆贝地区的经济增长,更能有效降低坦桑尼亚长期以来钢铁需求的对外依存度,助力国民经济转型。随着这一项目的落地,坦桑尼亚将成为非洲又一有能力自主生产钢铁的国家。
中国钢助力
非洲经济建设
不久前,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全部机组实现发电并网目标、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红线项目一期通车、肯尼亚斯瓦克大坝主体建设完工。同时,中国企业承建的阿尔及利亚光伏电站项目、刚果(金)首都金沙萨环线公路项目、科特迪瓦国内首条快速公交项目等项目也顺利陆续开工……数据显示,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助力非洲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输变电线路6.6万公里、电力装机容量1.2亿千瓦、通信骨干网15万公里,网络服务覆盖约7亿用户。
中国钢助力,携手搭起友谊之路。2017年5月31日,肯尼亚百年来首条铁路,非洲大陆上首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竣工通车。这对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大幅降低了东非内陆地区的产品经蒙巴萨港出口的物流成本。在这条被肯尼亚人民盼望了百年的“世纪铁路”上,中国钢铁元素熠熠生辉。其中,鞍钢供应了近5万吨钢轨;包钢供应了2万余吨钢轨;马钢积极开展铁路车厢、支架和平板车用耐候热轧H型钢等多项技术创新与科研攻关,将产品的耐候性能提高了40%,使产品零下40摄氏度低温冲击性能比标准提高了3倍以上,圆满完成蒙内铁路150辆重载铁路平板车交付任务。
2021年11月份,世界最大跨度的平旋铁路桥埃及苏伊士运河EL-Ferdan双翼平旋铁路大桥东西桥同步试转顺利合龙。该桥跨越苏伊士运河,连接埃及伊斯梅利亚省和西奈半岛,是连接亚非大陆的一条“钢铁纽带”。据了解,该桥所用钢材为新型耐候结构钢Q355NHD,总用钢量约为1.4万吨,其中1.02万吨由沙钢供货。
中非合作前景光明,
有利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在许多理念上都相同或相似。同时,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薄弱,非洲国家大都希望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相关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而中国目前在钢铁冶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关加工能力较高,中非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助于非洲国家提高资源的附加值。中非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非洲实现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比之前单纯的中国产品走入非洲,中国产能走入非洲是中非合作内容和方式的双重升华,也是时代发展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中非共建“一带一路”11年来,实现了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化、从愿景到现实的转化,形成了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为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可喜的是,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体也日益多元。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有超过70%的对非洲投资企业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生力军,将为非洲经济增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
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非合作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物质基础。未来,中非双方还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指引下,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好,世界将更好。(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20]
[06-19]
[08-29]
[08-28]
[08-23]
[08-22]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