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工业园内,东南亚最大普碳钢生产企业——印尼德信钢铁一期扩建主体工程竣工投产,产能规模至此达到700万吨。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贺信说,印尼德信项目克服地震、新冠疫情等诸多困难,建成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最大的单体钢铁企业,为发展区域经济、满足钢铁需求、带动当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钢铁明珠”,也向世界递出了中国钢铁的“国际名片”。
2023年9月20日,在津巴布韦奇武鼎森钢铁(私人)有限公司建设工地,炼钢主厂房钢构框架吊装工程正式开始。这家由青山控股鼎森钢铁公司投资兴建的钢铁厂(60万吨钢/年)自去年10月6日在津巴布韦曼希兹奠基以来,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为津巴布韦迈向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工程。
2023年10月9日,在马来西亚登嘉楼州甘马挽特鲁嘉隆工业园区,建龙马来西亚东钢2号高炉正式投产。至此,马来西亚东钢二期项目主体工序全部投产,正式进入达产期。2018年,建龙集团成功收购马来西亚东钢60%股权,作为建龙顺利“出海”的首个境外合作项目,马来西亚东钢如今实现了进一步发展。
……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中国钢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钢铁产能合作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
积极参与产能合作
共建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
“产业是经济之本。我们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强调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给引领世界钢铁进入中国时代、成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产业之一的中国钢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十年来,中国钢铁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践行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国际钢铁产能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全球钢铁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钢铁贡献。
从马钢瓦顿到河钢塞钢,从建龙马来西亚东钢到德龙钢铁印尼德信钢铁项目……十年来,中国钢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走出去”壮歌,践行了一份又一份“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国邀约,树立了一个又一个代表中国形象的“一带一路”钢铁标杆,铸就了一个又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发展典范。
其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6月19日视察过的河钢塞钢最为典型。2016年,河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后更名为河钢塞钢)后,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辱使命,使这家百年钢企从长达7年的亏损中走出来,用短短半年时间就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2018年以来,河钢塞钢连续蝉联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向世界贡献了发展钢铁产业的中国方案。2019年,河钢塞钢管理团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如今,河钢塞钢经营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产值和效益在2022年产值创历史纪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其产值、技术指标等都达到该钢企成立110年以来最好水平,对塞尔维亚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近2%。
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十年来,走出去的中国钢企为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马钢(现属中国宝武)斥资1300万欧元收购法国瓦顿。几年来,发挥瓦顿设计研发优势和马钢交材低成本优势,瓦顿实现弹性车轮的联合设计、联合制造,成为马钢在欧洲最大的车轮制造基地,与德国、捷克的两家交通材料企业也已进入实质性合作。2020年3月9日,河北敬业集团正式完成对英国钢铁公司的跨国收购,用时不到一年,便使英钢在连续亏损9年后实现扭亏为盈,既保住了英钢4700余名员工及其上下游产业链2万余人的就业,又盘活了英钢资产,使这家百年老厂重新焕发活力。德信钢铁的建成投产,不但填补了印尼国内全流程钢铁项目的空白,而且带动了当地近6000名员工就业,还能为上、中、下游产业带来上万个就业岗位。
十年来,中国冶建企业也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创造了众多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与装备合作典范。例如,中冶集团通过由其总承包建设的台塑越南河静钢厂项目,实现了国际千万吨级绿地钢铁设计和全产业链输出,解决了越南当地约6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培养了约3000名专业技术人员,为越南当地送去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福音,为深化中越经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中钢国际积极争做“一带一路”排头兵,截至目前相关业务已在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海外“朋友圈”持续扩大。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一带一路”市场营业收入为31.74亿元,同比增长101.53%;新签合同金额为54.81亿元,同比增长95.75%。今年6月14日,由中钢国际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总包、国内自主设计及供货的土耳其Tosyali集团350万吨/年1800毫米热连轧项目全线热负荷试车,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总承包建设的最大规模热连轧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土耳其自2020年以来最大的冶金类投资项目,对于拉动土耳其国内投资、带动当地就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高标准实施合作项目
共建绿色低碳的“一带一路”
“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
凝聚绿色共识、绘就绿色篇章,绿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中国钢企用先进的绿色低碳环保技术高标准实施和改造产能合作项目,推动了“一带一路”所在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3月份,河钢塞钢绿色环保项目“用现代技术减少粉尘污染”获得欧盟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联合颁发的奖励证书,河钢塞钢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资企业。近年来,河钢塞钢按照河钢集团部署,围绕建设“欧洲领先的绿色节能现代化工厂”目标,持续加强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投资,不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2022年,河钢塞钢绿色高效生产工艺改造项目顺利投产,节能环保指标进一步优化,加速成长为“一带一路”上的绿色发展先行者。目前,河钢塞钢高炉煤气柜煤气放散率基本为零,达到了国内钢企高炉煤气系统运行管理的先进水平;新烧结机保持高效稳定运行,烧结厂排放量优于欧盟允许排放标准;吨钢粉尘排放逐年降低,目前达到该钢厂自2006年有环保排放记录以来的最优水平。
印尼德信钢铁作为我国钢铁行业环保标杆德龙钢铁的一员,引领了印尼本地钢铁工业的升级。德信钢铁配套完整的长流程钢铁企业优势,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用焦炉、高炉等产生的废气进行发电,长期保持自发电率达100%以上,并把电力外送园区,做到创效与保障并重。“德信标准”远超当地环保标准,经第三方检测,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的实际排放数值分别仅为印尼当地环保标准的17.57%、0.55%、1.83%。特别是德信钢铁正在建设的15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国内是凤毛麟角,在印尼更是代表了最高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钢企的中国宝武更是出手不凡。今年5月1日,中国宝武旗下宝钢股份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正式签约,共同在沙特阿拉伯建设全球首家绿色低碳全流程厚板工厂。根据规划,该项目将充分利用沙特当地丰富的天然气、绿电等资源,采用“竖炉+电炉”组合的工艺路径。该项目将配备1座基于天然气的直接还原铁炉和1座电弧炉,旨在将炼钢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传统高炉降低60%以上。未来,该项目还将实现与氢气的兼容,较传统高炉,碳排放量有望减少90%。
十年来,我国“冶建铁军”用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为“一带一路”所在国钢铁项目烙上鲜明的绿色底色,让中国冶金装备的金字招牌在国际舞台越擦越亮。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在阿尔及利亚奥兰的绿色钢厂项目现场,中钢国际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隆重举行Tosyali阿尔及利亚四期综合钢厂炼钢—轧钢项目设备安装仪式。随着电炉炉壳准确落位、轧机第一片牌坊的矗立,项目建设正式进入攻坚阶段。该项目采用气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电炉炼钢生产路线,大幅减少相关工艺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显著提升钢铁的绿色、高效、洁净生产水平。其中,相比以煤为还原剂的炼铁工艺,直接还原铁项目碳排放降低约60%;采用热还原铁(HDRI),吨钢电耗将由550千瓦时降低至400千瓦时,熔炼时间可缩短17%,电炉钢产能可提高17%以上。
时光追溯至2017年5月份,由中冶集团总承包建设的台塑越南河静钢厂1号高炉成功投产出铁,厂区内外欢呼庆祝声一片。这标志着中国特大型高炉核心技术、装备和项目管理整体出口的首个样板工程成功投产,尤其是高炉工程的成功建设,首次实现我国特大型高炉的全系统输出,主要技术、经济和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同级别高炉领先水平,彰显了中国冶金装备走出去的实力。不仅如此,中冶集团坚持绿色创新,在越南台塑河静钢厂配备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群、中冶赛迪煤气高效除尘、环保节能转鼓法水渣工艺、高风温和富氧大喷煤等核心技术。越南台塑河静钢厂不仅是海外近20年唯一千万吨级绿地钢铁项目,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更是“一带一路”绿色钢铁项目标杆。
共享合作成果
共建幸福和谐的“一带一路”
“要切实推进思想统一,坚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牢牢把握重点方向,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充满蓬勃生机的“一带一路”,不断拓展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大道通途。中国钢企在国际产能合作中造福共建国家,带动就业、培训员工、帮助建设基础设施……惠民生、通民心,让合作成果更好地惠及两国人民。
在河钢塞钢,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三个本地化”经营原则,不仅解决了原有5000多名员工工作需求,每年还提供200个就业岗位,钢厂供货商间接提供的16000多个岗位也有了稳定保障,员工收入增长近10%。与此同时,河钢塞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投入150多万美元,用于当地道路修建、为村庄供水、捐资助学等,真正实现了“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智慧和胸怀。
在印尼德信钢铁,由于印尼当地有很多穆斯林,为尊重当地文化,德信钢铁在每个分厂设置礼拜室,便于印尼籍员工做礼拜。再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岗位招聘3个人就能满足生产需求,而德信钢铁招聘5个人,既不耽误员工做礼拜又能保证生产。德信钢铁的这一举动让印尼员工十分感动。除此之外,德信钢铁敢于提拔和任用印尼当地人。2018年10月份,印尼一位年轻小伙儿从肯达里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加入印尼德信钢铁,经过3年的培养和锻炼,如今已能熟练地进行中文交流,并成长为炼钢事业部维护作业区副主任,下辖中国籍员工18人、印尼籍员工64人,收入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很荣幸加入德龙这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术,而且得到了重用和提拔,十分感动。” 他说道。
在“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盛隆冶金集团联合钢铁作为首个入园项目,从2016年11月开工到全流程生产线贯通仅用了18个月。如今,联合钢铁年产量超过350万吨,是马来西亚最先进的全流程钢铁生产企业之一。联合钢铁项目带动了马来西亚钢铁行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在联合钢铁工作了5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联合钢铁马方员工诺·法滋拉·舒克深有感触。可观的薪水让她可以更好地赡养父母、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几年她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越过越好。“未来,我希望中马双方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也希望中方带来的技术在这里持续发光发热。”她表达着对未来的憧憬。
时间拉回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故事更是被传为佳话。2020年疫情暴发后,在河钢集团的支持下,河钢塞钢向塞尔维亚捐赠10万只N95口罩、50万副一次性医用检查手套、1万套防护服、3万个医用隔离面罩、20套红外测温设备和25000人份检测试剂;印尼德信钢铁第一时间筹措抗疫物资,捐赠N95口罩18000只,后又筹集到176套医用防护服、920只N95口罩和600把测温枪用于抗疫,同时万里驰援印尼中央政府1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盒和6000只口罩等用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建龙集团马来西亚东钢向马来西亚登嘉楼州捐赠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随后又向登嘉楼州政府捐赠10万马币;青山实业向印尼捐赠防护服等累计价值1070余万元的防疫物资……这些彰显着中国钢企与共建国家人民手足之情的故事,在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日子里反复上演。
2022年6月底,百年不遇的季风性强降雨袭击巴基斯坦,位于此次洪水的重灾区——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拉斯贝拉地区坎拉杰山谷的中国华冶杜达铅锌矿项目受到洪灾的严重冲击。中巴双方职工冒着生命危险共同抗洪救灾、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故事,印证了中巴两国与中巴两国人民深厚的民族友谊与情感。
此外,中国钢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例如,2017年以来,荣程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借助“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行”,携手近百位非遗传承人,先后在美国、英国、斯里兰卡、捷克等国家开展“一带一路·非遗行”交流活动……
中国钢铁的实践表明,“一带一路”是一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
如今,中国钢铁的国际产能合作的故事继续上演,将书写合作互利共赢、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互学互鉴的新篇章。今年5月1日,宝钢股份在海外的首个全流程生产基地正式启航。宝钢股份(持股50%)、沙特阿美和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各持股25%)三方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将在2026年底建成年设计产能为250万吨直接还原铁、150万吨厚板的全流程钢铁制造基地。未来,德龙钢铁集团将继续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其中印尼德信要在现有700万吨钢铁产能的基础上,打造成为2000万吨级钢铁项目;根据2022年8月16日新天钢与泰达控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沙特年产1000万吨钢铁制造及特色钢铁产业园区等项目开展深入合作。同时,建龙马来西亚东钢要在二期项目主体工序全部投产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形成年产钢1000万吨规模的目标发力……
十年扬帆再起航。沿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砥砺前行。我们坚信,下一个十年,中国钢铁的国际产能合作故事将更加精彩。(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20]
[06-19]
[08-15]
[08-15]
[08-14]
[08-14]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