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设 > 独家观点

黄导:先进环保技术要与精益管理有效结合

日期:2024/05/20
正文字号:

“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既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使生产工艺向清洁高效方向调整、产能向环境承载力更强的地区转移。”5月16日,钢铁行业高质量超低排放技术交流会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黄导在专题报告中,分享了他对加强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的建议。

行业下行周期里更应注重保护优秀企业

“大量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为超低排放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创造了平台,其加快实施也倒逼了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的革新。”黄导表示。

据统计,截至5月15日,共有138家钢铁企业(包括1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有96家钢铁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钢产能约4.45亿吨,吨钢超低排放改造投资约为454.5元;有42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钢产能约1.44亿吨;有32家企业目前正处在评审中,涉及钢产能约0.54亿吨。

“从改造实施情况来看,对焦化、球团和烧结污染防治技术的有效控制,仍是重点和难点。”黄导透露,钢协已向生态环境部反映了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运行呈现的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特征,且连续多月出现行业性亏损,表达了行业领导对一些市场竞争激烈的地区钢铁企业资金链如何持续保证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如期完成和高质量维护和运营的担心,并建议生态环境部针对已通过超低排放公示,特别是各地环境绩效A级的优秀企业,要充分肯定其在环保投入及运行成本方面的付出与贡献,给予政策上的差别化支持,保护这些企业的环保积极性不在行业低盈利的生死竞争中受伤。

多举措持续稳固钢铁超低排放成果

黄导介绍,为进一步高质量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推广成熟可靠的超低排放技术,有效降低超低排放未实施企业的投资,逐步减少已实施改造企业的运行成本,促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任务完成,有效保持并维护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行业竞争力,钢协组织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评估、投资评估、运行评估。通过有效评估、分类推进、高效施策,并在评估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他介绍,钢协节能环保工作委员会为此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举办“稳定提高超低排放管理及运行维护质量”专题座谈会,结合超低排放技术应用和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超低排放先进成熟技术的选择应用、运行维护、评估监测及公示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第二,召开钢铁超低排放技术评估、投资评估、运行评估专家研讨会。第三,形成超低排放技术(征求意见稿),通过进一步集成和优选,发布钢铁行业超低排放重点推广应用(BAT)技术清单。

黄导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超低排放BAT技术清单引领作用。

一要总结经验,推广普及。适时组织超低排放技术应用专题研讨会,总结优秀企业经验做法,探讨重点先进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经验。

二要反映需求,推进落实。专项征集钢铁企业关于超低排放工程、政策及金融支撑的相关建议与意见,整理后向有关部门报告,准确、真实反映行业诉求,并推进政策落地实施。

三要技术推广,引导升级。促进优秀成熟超低排放技术推广应用、升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和装备系统,不断减少并降低超低排放技术和工程设施的运维费用,引导更多还未实施改造的钢铁企业更好地选择和使用BAT技术措施。

加强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

“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钢铁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环保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要实现质的飞跃,还要不断积累沉淀。”黄导认为,先进环保技术要与先进精益环保管理有效结合。

他说,环保污染防治技术的有效实施并发挥作用,离不开与设施管理运行维护、生产工艺管理、安全运行管理、科技创新研发管理等有效结合。

“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建立的监测监控体系,初衷是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实现对污染物的智能化、精细化管控。”黄导提出,“要着力避免企业建好超低排放治理设施后没有充分利用,仅作为摆设,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这样,人工管理成本还是没降下来。”

为此,黄导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要坚持高标准,坚定不移采用先进环保技术。“先进环保技术应用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前提。”他说。

二是要正视短板与不足,着力提升环保管理能力。要强化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管理,积极探索、创新高效稳定运营的管理模式,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三是要不断创新,通过技术和管理有效结合助力环保降本。“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钢铁企业增设了很多治理设施,环保运维成本不断增加,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优化,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黄导认为,这是应对目前行业经营压力大的必然选择,也是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具体来看,首先,要从源头优化工艺,减少污染源数量,从而减少废气量、废水量。其次,要继续推进技术创新,优化工艺设计,将各类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给排水设施及管网操作运维进行科学规范和制度化。最后,要强化管理创新,通过智能化精细运维,不断提高环保治理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力钢铁企业优化降本空间。

“中国钢铁工业超低排放高质量改造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让我们以超低排放作为推进中国钢铁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生产经营挑战增多的当下突出重围,将技术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提升钢铁企业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黄导最后表示。(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