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冶金专家:陈大受

发布时间:2021/11/08

访问量:

字体:[ ]
   
分享到:

陈大受,矿冶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主要是兴办实业,从事矿产调查、工矿业管理和建设工作,并研究技术,曾研究滇锡创造使用低熔合金分离法和黄铜矿法处理锡锭,所得锡的纯度高达99.95%,创世界火法炼锡纪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主要从事炼铁教学、科研、培养研究生和指导炼铁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陈大受,字可甫,1896.7月 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一个商人家庭(陈立夫本家)。受家庭的影响,自青少年时代起勤奋好学,树立了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家乡和华童公学读过小学以后,入南洋中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的附属中学)读书,1910.8 月入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南洋大学堂(均为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学习,1913.1月转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于191512月毕业。1918~1919年在工厂任过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1919.年受张静江财团资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有色冶金系和美国伊利诺大学采煤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担任过安徽官矿督办处 矿师 矿长,1928年被任命为民国建设委员会技正、兼任技正委事业处长,淮南煤局局长。1935年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被任命为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 广西省平桂矿务局总经理,云南锡业公司总工程师兼总经理助理,华北钢铁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1947年任外交部驻日代表团专门委员 ,随团参加日本对华赔偿归还工作,回国后任华北钢铁公司总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先是任华北钢铁公司总经理,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重工业处副处长,1952年转入教育界,先是在华北工学院任教授,195210月 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现北京科技大学)任总务长,参与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的筹建工作,19535月调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炼铁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二级教授。主要从事炼铁教学、科研、培养研究生和指导炼铁实验室建设工作。在国内最早倡导和研究球团。

             兴办实业,作出贡献

     19282月民国政府国家建委会(以下简称建委会)成立到19381月被撤消的10年间,曾致力于水利、电力、煤矿、交通、通讯等部门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193012~19386月任建设委员会技正、兼任技正委事业处长,参与了淮南煤矿和淮南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淮南煤矿系当时华东地区唯一的大煤矿。1932.91932.10月陈大受任淮南煤局局长。由于淮南煤矿地处安徽腹地,交通不便,修筑铁路,势在必然。经建委会筹划拨款,1933年底淮南铁路正式开建。这条铁路起于矿区的田家庵,止于芜湖对岸的裕溪口,全长236公里,1935年初建成通车。虽是轻便铁路,却“纵贯皖北,沟通江淮”,既保障了煤运,也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开发。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授权资源委员会对特种矿产(钨、锑、锡、汞、铋、钼等特种矿产)实行统制,垄断了特种矿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其目的是掌握大量的特种矿产品,并以此为抵押,获得外国信用贷款;通过易货贸易从国外换回武器装备和进行重工业建设的机器设备,用特矿收益进行重工业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大受先后出任广西省平桂矿务局总经理,云南锡业公司总工程师兼总经理助理,积极主持锡矿建设、锡的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地提高锡的质量和产量,以更多的高质量的锡从国外换回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获取外国信用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民政府抵抗日本侵略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国民政府坚持八年抗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间,由于他的出色工作,特别是在精锡提纯方面的突出贡献,曾由民国政府经济部发给民生奖章、民国政府发给勋章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发给胜利勋章。

19462资源委员会成立华北钢铁筹备委员会,陈大受任常务委员。194711月经过一年零九个月的筹备,资源委员会决定正式成立华北钢铁公司,直辖石景山钢铁厂,所属单位还有天津炼钢厂、唐山制钢厂、龙烟铁矿及青岛办事处等。他被委任为总经理。陈大受到任后,颇想搞好华北钢铁公司,他办事认真,每当布置工作后,经常到现场进行督导。在企业管理方面,他要求:①在生产用料上精打细算;②制订一系列的工作条例,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恪守职责;③注重工资基金使用得当。在发展建设方面,提出了“复兴计划”:第一步是先开一座(11号)小高炉,后来又加紧修复1号高炉。第二步是建造小型化工厂。由于生铁生产冶炼技术不佳,原料低劣,生产出的生铁硫、磷很高,竞争不过美国的“洋铁”,后因种种原因以破产而告终。

          开发技术,卓有成效

抗日战争时期,陈大受任云锡公司总工程师兼协理。他研究滇锡创用低熔合金分离法,提取锡锭中之铅、铋、银等,因不能用此法提取其中的铜元素,则又研究改用黄铜矿法处理锡锭,所得锡的纯度高达99.95%,创世界火法炼锡纪录。由于云锡公司所在个旧地处西南边陲,交通不便,大米、食品等要由各地调运,职工的生活十分艰辛。尽管条件艰苦,但陈大受还是用新创造的炼锡方法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锡,供应给美国达一万零七百余吨,供应给苏联达一万三千一百六十二吨,以此来换取美国、苏联两国的军需品,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之功。

当时在国内,在冶炼用球团研究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他最早倡导研究球团技术并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知识渊博,堪称楷模

陈大受的专业基础理论深厚,知识面宽,涉及的技术专业包括矿业、煤炭业、有色金属和钢铁冶金专业等,实践经验丰富。被孙越崎(曾任民国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称为“(矿业专业)活字典”

陈大受对知识孜孜以求,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特殊情况下,仍坚持查阅、翻译外文资料,并将整理好的译文交给有关领导和部门,一直坚持到1977。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学问到老。他精通英文,懂德文、俄文,粗懂日文、法文。著名冶金教育家魏寿昆教授在谈到陈大受时曾深情地说:“陈先生作为前辈和老师,他的为人和学识堪称楷模”。

                                            (杨守礼)

     

1896.7.8  出生于浙江省海盐

1902.7~ 1906.8   在家乡私塾

1906.8~ 1908.6   在华童公学学习

1908.6 ~ 1910.6  在 南洋中学学习

1910.8 ~ 1912.12  在邮传部高等实业学校、南洋大学学习

1913.1~ 1915.12  在北洋大学学习

1918.~  1919.12  任机器工程师

1919.12 ~ 1922.7  任汉口扬子机器公司助理工程师。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美国伊利诺大学读研究生

1922.9~ 1923.6   分别在安庆工业学校和宣城中学任教师

1923.6~ 1926.11  任安徽官矿督办处 矿师 矿长

1928.1~ 1930.7   任浙江省矿产调查 技师

1930.7~ 1930.12   浙江省农矿处

1930.12~ 1938.6   任建设委员会技正、兼任技正委事业处处长

1932.9~1932.10   任淮南煤局局长

1933.6~ 1934.7   赴 欧洲考察工矿事业

1935.6~1938.8    任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南洋考察锡业

1938.9~ 1940.8   广西省平桂矿务局总经理

1940.9~ 1946.2    任云南锡业公司总工程师兼助理

1946.2~ 1947.11   任华北钢铁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7.11~ 1949.2   任外交部驻日代表团专门委员

1949.3~ 1949.12   任华北钢铁公司总经理

1950.1~ 1952.6    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重工业处副处长

1952.6~ 1952.9    任华北工学院 教授

1952.10~ 1977.11  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教授(现北京科技大学  建校初期曾任总务长)

1977112     在北京逝世

     

1陈大受 .浙江省富阳、桐庐、建德、兰溪、汤溪、龙游、衢州、常山、江山等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杭州  浙江省矿产调查所,1929

2陈大受 .浙江省吴兴长兴武康等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杭州 : 浙江省矿产调查所,1929

3陈大受.低温炼焦之研究及计划.:杭州  浙江省矿产调查所,1929

4陈大受  ..上海 : 商务印书馆,1954

5陈大受.高炉的碳砖炉衬.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55年05

6陈大受.关内部分主要铁矿石的还原性. 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56年02

7陈大受译.高炉煤气工读本.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57.8

8陈大受.铁矿石的烧结.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58.4

9陈大受.炼铁文集.第1.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59.7

10陈大受.炼铁文集.第2.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59

 11陈大受 编译.高炉精料的装备文集. 北京 :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12陈大受 编.国内外炼铁新技术及我国发展方向.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63.07

13陈大受. 钢铁厂化验工读本.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7

14陈大受 秦民生 刘述临.高炉燃料喷射.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1963.12

15陈大受 赵孟坚.自熔性烧结矿及球团矿的还原性和理论焦比的关系.北京钢铁学院科研究部(内部资料),1963 

16陈大受 译.卢森堡炼铁会议文集.北京 :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17陈大受参编(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炼铁教研室编著)  炼铁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1

18陶少杰 杨永宜 陈大受等译.高炉炼铁冶炼.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