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魏寿昆:一生最爱的称谓 ——教师

发布时间:2022/10/12

访问量:

字体:[ ]
   
分享到:

魏寿昆(1907年9月—2014年6月),冶金学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和中国金属学会创建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的建校元老。他在冶金热力学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进行过钢铁脱硫、钢液脱磷、活度理论、选择性氧化、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和冶金热力学在我国特有矿产综合提取金属中的应用等研究,并多次获奖。在从事高等教育的80余年中,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冶金人才,取得了丰硕成果。

魏寿昆院士一生成就累累,头衔众多,而当他在回答记者关于“一生所获得的众多称谓中,最喜欢哪一个”的问题时,脱口而出的是“教师”二字。一生兢兢业业,最钟爱的依旧是三尺讲台,魏寿昆对教学工作的热忱,让人动容。

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些没有听过魏寿昆讲课的学生,集体向校领导提出请求,请魏寿昆在他们毕业前做一次专题讲座。因为听过他课的学生都说“听魏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所以那些没有听过他讲课的学生,便聚集起来提出了这样的申请——“请先生给我们上一堂课!”魏寿昆讲课条例之清晰,逻辑之严密,科学论证、分析之透彻,让师生深为折服与钦佩。

魏寿昆始终坚持教案与讲义的与时俱进。虽然每堂课的容量只有45分钟,但他却会为了课堂质量而在前期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文献材料,根据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的更新而修改自己的教学内容。另外,魏寿昆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同时还会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在课前发给学生。他坚信,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学生们会更为认真,会更好地理解重点与难点。

授课中,魏寿昆采用通俗生动的讲解方式,多讲述平实的生活事例,来方便学生理解专业名词。例如,他将材料的“活度”与个人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类比,这一类比立马令一个晦涩的专业词汇变得生动鲜活,以至于50多年后,魏寿昆的学生林勤教授在回忆其关于“活度”的讲解时,仍记忆犹新。课后,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验教学效果,魏寿昆会亲自判阅学生的作业、试卷,而不是撒手交给助教。

魏寿昆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建校初,物理化学教研组刚成立,当时组内的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没有教学经验。当他们去请教魏寿昆,希望得到一些建议时,魏寿昆给予了出乎他们意料的详细指导。他要求对课程分类,制定教学大纲、学时,他还对每一门课讲哪些内容做了全面的阐释。此外,魏寿昆亲自确定了物理化学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并在忙碌的教务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向年轻教师讲授实验方法。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钢铁学院的中流砥柱。段淑贞老师曾这样评价他:“既是恩师,又是慈父。”魏寿昆像一位慈祥的领航人,手把手地带领着年轻教师走上了教学岗位,为他们开启了教书育人这一崇高事业的大门。

魏寿昆从教80余年,任教过的高校有北洋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钢铁学院等10所大学。他曾多次说过:“以做好教师本职工作要求自己,以为祖国培育英才为己任。”80余年间,魏寿昆为我国培育了四五代冶金科技人才。在这些学生中有出类拔萃的两院院士,有著名的科学家和教授,有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还有名声显赫的企业家。

弘德育人,师者如兰。灼灼繁花,唯兰可芳。于魏寿昆而言,从教生涯是他一生所珍,而这份珍视于后人而言,则是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严谨求真 精益求精

对待教学,他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对待学生,他同样严格要求;对待学问,魏寿昆更是一丝不苟。每每提到他的师者风范,他的学生们总是这样说。

魏寿昆治学,从不放过任何细小问题。他曾在北京钢铁学院“平炉热工”考试现场担任主考,在听到学生殷瑞钰对抽取并准备的所有考题做出了条理清晰而又准确无误的回答后,他并没有轻易给出5分(优秀),而是出其不意地考察了“平炉修炉底用不用镁砖”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如此细微而又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并未准备过的殷瑞钰慌了手脚,被难倒的他只好选择随意报出了一个“不用”的答案。而得到错误回答的魏寿昆,也毫不留情地给出了4分(良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次与满分失之交臂的经历,使日后成为冶金部副部长、总工程师的殷瑞钰院士将老师“要重视细节”的教诲牢记一生,殷瑞钰因而在自己的领域成就卓著。

魏寿昆对待学生更是严格要求。一次,有一位研究生为了使曲线更加符合“规律”,擅自把曲线中一个“不理想”数据点删去了。魏寿昆审阅时发现问题后立刻补上了这个点,同时经过亲自重新计算、绘图,最后得到了更为精准的实验结果。事后,魏寿昆将两份计算结果一同放在这位研究生的面前,学生顿时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受感动,立刻诚心地向他道了歉。而后,魏寿昆才勉励说:“科研工作贵在诚实、严谨,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

魏寿昆的敬业与负责,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师生。在他85岁高龄时,虽然身体还健康,但看物体总是重影。学校为了减轻他的负担,委派一些教师作为副导师和他共同指导学生。他的博士完成毕业论文后,副导师又修改过多次。而魏寿昆拿到终稿后,依旧花费了大量时间,演算其中全部内容,找出相应问题,并用满满3页纸写出对副导师与学生呈交论文的修改意见。这种敬业与负责的态度,令副导师与学生又震惊又惭愧。他的言传身教,时时鞭策着身边人前行。

“试问天下名冶师,几人不出先生门”,乾坤有四海,寰宇有八荒,泱泱神州地,大国工匠心。魏寿昆门下桃李三千,为祖国建设贡献无数力量,他们身上“严谨求真,精益求精”这一共同的特质,与他的教导密不可分。

用双手丈量科学之路的实践者

费尔巴哈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魏寿昆正是以双手为本,以实践为钥,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真理之门。他从真理之门里陶冶出冶金领域中的无数明珠,他躬亲实验的事迹也成为后继人学术之路的鲜活指南。

在北洋大学读书6年,魏寿昆深受校内崇尚科学、追求实践气氛的影响,这使他保持了凡事都要“思考”且“试一试”的求知态度。侯德榜、茅以升等他接触到的教授和他在德国留学时的柯尼希导师,更是以身展示“实践”二字,潜移默化地帮助他树立起求实观念。从而,他的研究便紧紧与“实践”二字联系在了一起。

魏寿昆在进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求学之前,曾经去过莱茵河工业区埃森附近的好旺钢铁公司实习。大概是在1935年,有一次,他想要亲眼观察高炉加料与排气,以明确和深入分析高炉的运作过程。他没有犹豫,立马就决定爬上数十米高的工厂的高炉顶,进行全面精确的研究。然而,要想爬上几十米高的高炉顶,需要借助布满了铁锈的铁梯子,梯子还时常摇晃着发出“吱呀”的声音,这对任何身体健壮的炼铁工人都是很大的心理考验,但他却没有丝毫的胆怯。一步,两步……终于,魏寿昆气喘吁吁地爬上了炉顶的最高处,看到了高炉内部的真实情况。热浪挟着灰尘和气流冲着他滚滚袭来,他忍着窒息感和刺鼻的气味,但记录下的高炉加料和排气过程却一点也没有打折。此外,魏寿昆还去过高炉、托马斯转炉、平炉、铸锭、粗轧、型材及冷加工等厂,到过不同的实验室实习。丰富的实习经历给他打好了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善思、多问、勤实践的行事风格也为他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强劲的推动力。

魏寿昆任教后,又把实践之风传给了他的学生们。他在教授“耐火材料”与“高温测量”两门课程时,每一次上课,他都会把实验室中的器材带到教室,直接在课上向学生演示测量器材的工作原理。很快,课本上一条条抽象的文字纷纷变成了直观的实验现象,枯燥的知识瞬间灵动好记起来。学生们纷纷回应着“看到了看到了”,他的眼里闪出了欣喜的光芒。为了巩固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魏寿昆带着学生们走进了东北,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沈阳冶炼厂、鞍山钢铁厂、本溪钢铁厂等工厂。参观中,魏寿昆穿着厚重的车间服,身上的衣服也都被汗水浸湿,但他似乎完全无视了耳边的轰鸣和车间里的高温,依旧十分大声地给学生们讲解机械工作的过程。当他看到墙角布满灰尘的电解槽时,瞬间兴奋不已。其余的设备都已被苏联作为对日作战的战利品拆走,只留下这个厚重的东西丢在原地,可魏寿昆仍如获至宝,兴奋地向学生们解释它的作用。

这种实践教学受到了同学们空前的欢迎和好评。而实际上,无论对魏寿昆还是对同学们,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魏寿昆的学生钟汉回忆曾经的教学和收获时,他说:“魏老对我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我来说,我一辈子都很注重实际的操作。”

所谓传承,不仅是传承生命,还有信念;一代又一代,无数师者虔诚地捧着实践的真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敢地打破窠臼,用实践开启新知,用双手丈量科学之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魏寿昆的学生钟汉在回忆老师帮助自己延续大学梦的情景时说:“我对魏老的感激之情是很深的,如果没有他,北洋大学不会接受我,我就会失学了,所以魏老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我很感谢魏老。”寥寥几句,他道出了自己的感激,也勾勒出魏寿昆对学生的无限关爱。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事实上,在魏寿昆任教以后,这句话确能形容他为师的温暖和无私。

在学习上,魏寿昆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他的课程很多,故而认识他的学生众多。其中有一位叫曲英,他与魏先生并没有过多联系,只是听过先生的课。但他偶然得知魏寿昆有一本英文原版书籍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作为学生,他当时还无法负担这本书的高昂费用,只能去图书馆寻书。遗憾的是,寻书未果,但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他只得硬着头皮向魏寿昆借。他说清楚情况后,魏寿昆没有迟疑,直接取下这本书递给了曲英,并且说:“很好,你拿走吧。”这让曲英的心里十分温暖。还有一次,在一次例行考试中,一位名叫方华灿的同学散场后在楼道里碰到一位不认识的老师,老师看见他后主动上前与他对话。老师问考试难不难、做得怎样等,还叮嘱方华灿要用功,一年级非常重要,要打好基础……十分亲切,平易近人。他后来向别人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师就是魏寿昆。他想:作为系主任的魏先生能够亲临考场一线来监考,了解教学状况和考试情况,这种精神令人十分钦佩。这份殷切期望和深深的关怀伴着数届学子一起成长。

在生活上,他句句如雨露一般深情关怀。某一次,魏寿昆和自己的博士生去重庆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当时的魏老已经79岁了,随行的博士有照顾老先生的义务,魏寿昆也是对学生处处关心。交流会当晚,两人住在当地的一家宾馆。因为舟车劳顿,学生很早就睡着了,半夜时他踢掉了被子,整个人蜷缩在床上。而魏寿昆有看书的习惯,睡觉稍晚,特地在临睡前去学生的房间看了看,发现学生的被子掉在床下,他立马轻轻地上前给学生盖好被子。半梦半醒间,学生看到老师的身影,心里暖暖的。

在人才培养上,他倾囊相授。我国是稀土大国,储量居世界第一,如何有效利用稀土资源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方克明教授经过一系列研究写了一篇有关稀土金属夹杂在钢铁中到底会产生怎样作用的文章。方克明找到魏寿昆,恳请他加以指导。当时魏寿昆已是80多岁高龄,和方克明讨论了3个多小时。后来方克明要求署上魏寿昆姓名时,魏寿昆马上拒绝了。1985年,方克明要去德国留学,需要知名导师推荐,于是他找到魏寿昆,魏寿昆爽快地答应了,亲笔写下整整4页A4纸的推荐信,字迹工整清晰。35年过去了,这封4页纸的推荐信至今仍完好无缺,成为方克明终生难忘的记忆。

魏寿昆捧着一颗心来,这颗心便是一份让人安心的人文关怀、是一种道德价值、是为师之道、是生而为人站在轴心文明中应有的守候。他却并不带走半根草去。

《科学家精神育人篇》,科学家精神丛书编写组(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0 撰稿:北京科技大学 薛浪 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