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动态

2025年我国“钢需”将继续呈分化趋势

日期:2025/01/13
正文字号: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9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首位。笔者结合会议精神谈谈对2025年钢铁需求形势的一些认识。

从我国下游用钢行业来看,建筑用钢占需求总量的一半左右,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另一半则主要是机械、汽车、家电、电力、造船等非建筑领域用钢。

2025年

我国建筑用钢需求或减少

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内需的重要一环,也是政府政策在投资领域影响最大的一环。然而,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速度在不断减缓。2024年1月—11月份,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仅增长4.1%,低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笔者认为,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

一是经过大规模建设,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空间布局已基本完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连通了全国超过80%的县,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人口总量。2024年1月—11月份,我国公路建投资25607亿元,同比下降9.6%。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预计2024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而2023年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万亿元。

二是尽管中央实施了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但受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下降、预算收入增长乏力、收益性较好项目减少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缺乏强力支撑。此外,12个债务较高省份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受到限制(国办47号文)。

但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有部分亮点,比如水利、电力建设等。2024年前3个季度,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9289.8亿元,在2023年同期较高水平基础上增长9.8%,再创新高。

未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围绕“三大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等展开。在国家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以及一系列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政策的实施等背景下,预计202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幅度较2024年有所提高。

房地产行业是对我国钢铁市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不仅直接带动建筑用钢的需求,而且由于其拉动效应巨大,还会间接影响到施工机械、运输车轮、汽车、家电等诸多行业的用钢需求。

2024年1月—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3634亿元,同比下降10.4%(按可比口径计算),这已经是连续第3年下降。受投资下降的影响,同期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7%,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0%,依然是两位数下降。截至2024年11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28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8.4%。目前房地产去库存压力仍然很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项政策作用下,自2024年10月份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积极变化开始增多,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止跌回稳动能在增强,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改善趋势。

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根据国际经验,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大概会有三五年的下滑期,再经历三五年的底部调整期(仍然不景气,但是不再继续下滑)。2025年我国房地产调控目标仍然是“止跌”,且只有房地产“止跌”之后,钢材市场才会有机会实现供需平衡。根据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研究,2025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规模恢复仍面临挑战,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的特点。中性情形下,2025年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5.6%,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8.7%。因此,2025年我国房地产投资与钢材消费仍将是下降趋势。

二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改变,意味着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未来房地产将在一个新的水平实现均衡发展,总体建设规模不会再恢复至过去水平。因此,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长期性变化要有充分认识。

三是房地产供求关系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增长动能转换的阶段,主要依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过去以满足投资需要为主的制造业体系也面临转型,要更多地兼顾满足消费需要。

四是尽管我国房地产市场从高点回落,但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市场,从而支撑用钢需求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我国仍将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总之,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2025年我国建筑用钢仍将呈现减少的趋势。

2025年

我国非建筑用钢需求将增加

机械制造工业是我国非建筑用钢领域中钢铁消费最大的用钢行业。2024年前10个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监测的122种机械产品中,有72种产品产量增长,占比达到59%,整体好于上年水平。2023年,重点监测的120种机械产品中,61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比50.8%;59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占比49.2%。

受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行动的带动,我国设备购置投资较快增长。2024年1月—10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2.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3.3%,比前3个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2025年“两新”政策将加大力度,这有利于机械行业的投资增长,对钢材的需求也会增加。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25年我国机械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5%左右。因此,机械行业钢材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汽车行业也是我国用钢大户,但2024年受消费不景气的影响,尽管国家出台了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汽车消费,但从汽车产销量增长情况来看,政策效应尚不明显。2024年1月—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只分别增长了2.9%和3.7%,远远低于2023年两位数的增长幅度。不过,以旧换新政策对新能源车的拉动作用相对比较明显。2024年1月—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将对我国一些特殊用途用钢需求起到拉动作用。2025年,汽车总销量或将继续呈现低速增长趋势,用钢需求也将小幅增长。

从家电行业的情况来看,以旧换新政策尚有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2024年1月—11月份,我国空调产量为24237.4万台,同比增长9.4%;冰箱产量为9588.5万台,同比增长8.1%;洗衣机产量为10458.2万台,同比增长6.3%。对比2023年上述3者16.5%、12.8%、13.8%的增长速度,2024年增速明显回落,但仍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范围等各项鼓励政策和出口增长等因素的带动,2025年我国家电产量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对钢材的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前几年,在新能源发电能力尚不足的情况下,片面限制火力发电,从而导致一段时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限电现象。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类现象,近几年我国电力投资快速增长。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在2023年同比增长30.1%的情况下,2024年1月—11月份同比增长了12.0%。同期,我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8.7%。2025年我国电力建设投资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对钢材的需求将有所增加。

疫情之后,世界造船行业迎来了一波发展高峰,我国造船行业充分发挥综合竞争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在世界造船领域的地位。2024年前11个月,在全球6030万CGT(修正总吨)的新船订单中,中国船企所占比例提高到了69%,高于上年的59%。目前主流船厂订单基本排到2027年甚至2028年,不仅现有主流船厂都在满负荷运转,还有一些过去已经停产的船厂准备重新投入使用。预计未来3年~4年,船舶用钢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总之,我国钢铁需求继续呈现分化趋势,建筑用钢需求继续减少,但非建筑领域的钢材需求仍将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其增幅不足以抵消建筑用钢需求降幅。预计2025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仍将呈现下降趋势,市场供需矛盾仍然较大。(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