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宝新)厂区排放口景观池前,一湾碧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数条锦鲤在池中自由戏水。
“钢铁生产排放出的工业废水,成分复杂,除了酸和油,还有重金属、悬浮物、有机物等。”宁波宝新总经理助理付睿杰手指着景观池感慨道,“工业废水经过数道工艺净化后,水质稳定达标,成了厂区生态景观,用来饲养金鱼也完全不成问题。”
废水变碧水,这番变化的背后,是宝武环科、宝武水务宁波分公司以精益、创新、协同“三把密钥”在钢铁主业绿色转型中写下的生动注脚,用实际行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精益之钥:
在毫厘之间雕刻治理精度
“这套操作规程,藏着我们精益管控的‘独门秘诀’。”在宁波分公司总经理刘继宏的办公案头,一本翘着卷边的操作规程格外醒目。手册里密密麻麻标注着该公司供水系统、废水处理与排放系统、热力系统等全流程的操作规程,从精确到0.01的工艺点参数到不同时段药剂投加量,从员工巡检频次到某种工况的应急响应方案……这本440多页的操作规程,是管理技术人员从2020年该公司成立以来,在继承原规程基础上,数年跟踪并不断优化数万组数据提炼的“黄金参数”。
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化仅仅是宁波分公司深入推进精益管理的一个缩影。“精益管理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刘继宏强调,“通过‘管理团队+核心操作技术+专业化协作’的精益管控,我们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该公司的废水处理车间,电脑上的“作战地图”引人注目。这张涵盖100余个关键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管控图,用流线图标注着实时工况。“我们给废水处理都建立了全过程、全要素的操控模块。”宁波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欢申轻点电脑,调出正在运行的酸性废水实时工艺图,主要成本指标、能源和碳排放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追求精益管控的初衷是确保每段工艺槽的工艺参数达到精准控制,缩小工艺窗口,推进过程降本、精益运营和算账经营。
这种对精益管控的追求渗透在宁波分公司每个“毛细血管”。他们独创的“精益运营”管控,涵盖生产运行、设备管理、智慧水务、安全环保4个维度的管理模块。“在成本管控方面,宁波分公司将废水处理成本拆解为189个可量化指标,与行业标杆逐项比对;在设备管理方面,也同样进行着精益管控。诸如净循环泵机轴承的温度、震动等精确到秒数级别,任何参数异常波动都会触发预警,这就相当于给设备装了‘智能心电图’,实时给设备做‘身体’检查。”王欢申展示着智能点检系统,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曲线实时反映着设备健康状态。正是这种“绣花”功夫,使设备的功能精度达到99%,处于行业的领先行列,这也为宁波分公司关键成本指标持续向好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之钥:
在技术无人区开疆拓土
在浙江宁波北仑区小港街道泥湾河,河道里一簇簇纳米气泡在水中翻涌,技术人员正进行富氧曝气操作。“传统曝气像往水里扔石头,我们和外部单位合作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技术好比给氧气做纳米级别的切割,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提高了4倍。”宁波分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员龚佳杰的比喻形象生动。他说,这项突破性创新技术不仅使河道治理能耗大幅度降低,还成功将原本黑臭的水体改造成可养锦鲤的生态水域。
创新基因已融入企业的骨髓。几年前,面对氨氮和总氮浓度超设计能力的废水处理难题,在宁波宝新的大力支持下,由宁波分公司的生产、设备、安全、环保、技术组成的创新攻关团队,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化学理论计算到方案推演,再到生产实际应用的跨越。
“我们‘驯化’的细菌,就像复合‘军团’,专门捕捉特定污染物,并吸收消化氨氮和总氮等主要污染物质,效果很好。”宁波分公司综合管理部长柳雨手拿2瓶试管进行对比,一瓶深绿色溶液是未经处理的废水,另一瓶则完全变成了干净透明的液体。该项创新技术不仅成功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还使吨水处理成本下降了8%。
智能化创新同样结出硕果。在宁波宝新智慧中心能环岛的操作屏幕上,实时展现着“智能矾花识别加药系统”运行状态。“这套智慧水务平台集成了大数据、AI(人工智能)算法等智能化设备,能像‘鹰眼’一样判断水质变化。”龚佳杰演示着矾花系统,当某个监测点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就能自动修改药剂参数。该系统升级了原来的人工检测及操作,响应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2秒钟。
协同之钥:
在价值创造中共创共享
“我们和宁波分公司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甲乙方,而是共同成长的伙伴。”付睿杰表示,宁波分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精益管控,为宁波宝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特别是在绿色制造领域,宁波分公司助力宁波宝新吨钢能耗、废水回用率等指标持续向好,有效支撑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这种协同的思维贯穿宁波分公司的发展。他们的“阿米巴经营体”模式,将成本指标分解到每个作业单元。“就像把大船变成联合舰队,每艘小艇都知道自己的航向和补给。”宁波分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表示,通过每班、每天跟踪、按月评价的数据报表,让每个人都知道精益运营的绩效评价指标,包括药剂、废水单价、维修成本、税控指标、采购降费等,构建全员成本意识,助力算账经营和精益运营。
“协同创造价值!”宁波分公司的一名管理者翻开报表说道,针对循环水能耗结算倒挂的难题,宁波分公司积极开展节能改造,优化资源配置,并充分挖掘减税降费红利,使企业成为宁波市北仑区首家税务系统线上申报示范性单位。更令人称道的是,去年,宁波分公司协同宁波宝新多措并举推行降本增效,效益总额逾数百万元,用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现了协同创效的硬实力。
协同还体现在专业化协作方面,宁波分公司积极推动协作单位提升标准认知与执行能力,通过协力管理和作业区管理,聚焦标准化作业,促进了组织间深度融合,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向绿而行:
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
站在厂区排放口景观池前,刘继宏望着汩汩清流陷入沉思:“钢铁企业的水系统就像人体血液,我们既要当好‘清道夫’,更要成为‘营养师’。”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宁波分公司与钢铁生产基地是紧密捆绑的命运共同体。宁波分公司正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聚焦“四化”“四有”、算账经营,持续提升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能力,承担起钢铁生产基地废水达标、减量排放专家管家的重任,努力成为钢铁生产基地信得过的生态圈供应商。
当暮色笼罩钢城时,宁波分公司技术骨干们还在现场展开新的攻坚,创新的火种正在绿色转型的土壤中悄然萌发。在宁波分公司的各个水处理车间,在水雾升腾间,那些跳动的数据、创新的火花、协作的温度,都已化作滋养这座钢铁森林的春雨,在绿水青山间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19]
[10-29]
[04-14]
[04-14]
[04-14]
[04-11]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