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下称《指南》),旨在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对能耗和碳排放的精准化计量、精细化管控、智能化决策与可视化呈现,持续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为开展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和企业碳管理等提供支撑。
《指南》明确,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是支撑工业企业和园区提升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工具,系统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采集层、数据架构层、模型组件层、业务应用层、互动展示层六大板块,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通信技术,具备能耗查询、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能效对标、能流分析、能效平衡与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核查支撑、碳资产管理等功能。
《指南》提出,工业企业和园区应建立健全能碳管理中心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大必要投入,有效保障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效运维和持续更新。鼓励开展资源整合,将已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升级改造为能碳管理中心。
前期,工信部制定发布了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建设了200余家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工业节能提效。同时,按年度遴选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为能碳管理中心推广奠定了基础。自2023年起,上海、河南等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试点建设、遴选推广等相关工作,并积极推进省、市级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了一批成熟案例与应用场景。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指南》解读、宣传、贯彻,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重点支持钢铁、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升级改造,并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协同实施。(中国冶金报)
[06-25]
[07-03]
[06-20]
[06-19]
[10-29]
[03-31]
[03-31]
[03-28]
[03-28]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