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碳排放配额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2024、2025年度基于单位产出碳排放免费分配配额

日期:2025/10/15
正文字号: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方案》的出台,是继发电行业后,全国碳市场覆盖重点高耗能行业的关键一步,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降碳的推动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方案》指出,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和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阶段、历史排放情况、市场调节需要、技术创新、产业政策、碳排放数据管理基础等因素,科学制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

《方案》提出,将按照循序渐进、抓大放小原则,分阶段、有步骤推进配额分配工作,以主要排放企业和排放工序为重点,合理确定配额分配范围。与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式总体一致,2024、2025年度配额实行免费分配,基于单位产出碳排放分配配额。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公平、竞争、开放的市场环境,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为政策导向,单位产出碳排放越低,配额盈余率越高。引导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降低碳排放,支持能效提升、原料燃料替代等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在配额计算方法方面,同期发布的《方案》编制说明介绍,综合考虑各行业碳排放特征,钢铁行业基于企业计算配额,覆盖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仅覆盖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不覆盖因消耗电力、热力等带来的间接排放。考虑到给新纳入行业充足时间适应碳市场管理,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配额分配思路,3个行业2024年度配额免费分配,基于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量等量分配,所有企业均无配额缺口,不需要支付履约成本,无实质性履约压力;2025年度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实施分配,企业所获得的配额量与实际产出挂钩,不设置配额绝对上限约束,行业整体配额基本平衡,最高不超过3%,各重点排放单位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此外,引入行业平衡值和碳排放强度系数作为配额分配的关键参数,实现既定的配额管控目标。

在配额发放流程方面,配额发放分为预分配配额、核定配额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在预分配阶段,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企业(生产线、工序)上一年度经核查排放量的70%确定预分配配额量,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配合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对、发放配额。在核定阶段,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基于当年度经核查碳排放相关数据,按照《方案》明确的配额计算方法,核定本行政区域内各重点排放单位年度配额,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配合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其报送的正式文件,对照预分配结果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核对发放核定配额。

在配额清缴方面,各重点排放单位应于每年12月31日前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按照履约通知书向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与其经核查排放量等量的配额。在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要求上,考虑到2024年度等量发放配额且可直接用于清缴,拟明确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2025年度配额。(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