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7日,第15届中韩先进钢铁材料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干勇、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出席会并交流。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王新华教授、韩国汉阳大学Pak Jong-Jin教授作为双方顾问,东北大学姜周华教授、韩国工学大学校Chung Yong-Sug教授担任双方主席。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主持大会开幕式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干勇致辞
韩国金属与材料学会主席Kim Young-Keun致辞
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致辞
此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东北大学承办、韩国金属与材料学会协办,中韩双方学会、高校、产业界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110余人与会交流。
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国际研讨会历来十分重视学术与产业技术并重,致力于为产业界打造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此次会议,双方学术界与工业界知名学者与专家作邀请报告24篇,其中高校11篇、企业13篇。本次报告的研究内容涉及绿色低碳、钢铁制造过程智能化、高品质钢生产技术工艺优化、基于氢冶金和输氢条件下的新型钢铁材料和耐火材料研发、冶金二次资源利用等行业热点问题。交流内容受到与会人员热切关注。
在钢铁绿色低碳制造方面,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河钢集团就钢铁低碳制造、电炉多元炉料炼钢过程动力学、高炉低碳喷吹、钒钛磁铁矿低碳炼铁、特钢绿色短流程生产进行了交流;在钢铁制造过程智能化方面,韩国浦项制铁、韩国岭南大学、中南大学、韩国现代制铁就高炉炼铁过程实时可视化、不锈钢转炉冶炼出钢下渣预测、基于数字成像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低温储氢容器材料形变行为、基于AI辅助的连铸保护渣开发、高品质特钢盘条通条性能预测作了精彩分享;在高品质钢生产技术工艺优化方面,韩国浦项制铁、北方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大学、韩国现代制铁、鞍钢集团、首钢集团、马钢集团分别就热轧材褶皱缺陷形成机理和控制、大方坯中夹杂物分布规律及多场耦合模型、炼钢过程低温低碱度双渣脱磷、特厚板凝固行为与连铸关键技术、连铸板坯中心偏析改善、高强船舶用止裂钢基础研究、高品质汽车钢洁净化与非稳态坯降级新策略、超大H型钢连铸坯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韩国现代制铁、韩国工学大学、高丽耐火材料、沙钢集团、汉阳大学分别对钢渣资源二次利用、涂层对极地服役环境用钢材抗氢腐蚀性能影响、氢冶金过程新型耐火材料开发、抗氢腐蚀的X65MH输氢管线钢开发、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洁净化等技术作了深入交流。
从会议交流内容来看,中韩双方在钢铁产品技术工艺提升、钢铁绿色低碳制造、钢铁制造过程智能化、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均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取得重要进展;此外,在制造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方面,韩国产业界展示了较好的实质性应用。
同时,会议决定第16届中韩双边先进钢铁技术国际研讨会将于2026年8月底在韩国首尔地区召开。
[06-25]
[07-03]
[06-20]
[06-19]
[10-29]
[08-21]
[08-20]
[08-18]
[08-15]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