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首页
>学术交流>活动报道

“面向碳中和的高性能汽车白车身用钢开发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3/01/05

访问量:

字体:[ ]
   
分享到:

2022年12月30日,中国金属学会通过视频会形式组织召开了由北京科技大学、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面向碳中和的高性能汽车白车身用钢开发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由来自中冶长天、钢铁研究总院、钢铁工业协会、首钢总公司、上海大学、汽车轻量化创新联盟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

项目针对碳中和背景下,传统汽车白车身用钢主要采用“热轧+冷轧+退火”的工艺技术路线,存在制造流程长、制造过程能耗和CO2排放高,无法满足汽车行业对绿色化汽车用钢铁材料迫切需求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的汽车白车身用钢制造技术路线,并基于新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七大系列汽车白车身用钢产品的设计与研发,进一步研究薄板坯连铸连轧汽车白车身用钢制造关键技术,开展了产品关键服役性能研究与评价,并实现了示范应用。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的研制报告、用户使用报告及科技查新报告等,并审查了全部评价文件资料,认为项目针对碳中和背景下汽车行业对低碳、高性能汽车白车身用钢的迫切需求,开展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服役性能研究,形成了以下创新点:1)建立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汽车白车身用钢制造技术路线,研制出1100-2100MPa热成形钢、600-1180MPa级双相钢、340-500MPa级低合金高强钢、980-1500MPa级淬火配分钢、780MPa级复相钢、1180-1500MPa级马氏钢、600-980MPa级相变诱导塑性钢等七大类产品,实现了汽车白车身用钢产品的全覆盖。2)阐明了冷轧压下量和初始组织状态对淬火配分钢(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创了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的“M/B初始组织调控+直接热处理”新型QP钢生产技术路线,显著提升了QP980钢的强塑性匹配,延伸率由20-22%提升至25-27%。3)3、突破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汽车白车身用钢夹杂物控制、低偏析控制和表面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构建了低碳高质量高稳定性汽车白车身用钢生产技术体系,首次实现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系列汽车白车身用钢的批量化、稳定性生产。4)建立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汽车白车身用钢服役性能的评价体系,实现了汽车白车身系列用钢的规模化应用,与传统流程相比,典型零件全生命周期CO2排放降低9.04-12.0%。

项目获得授权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产品在汽车行业得到了批量化应用,推动了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的低碳绿色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