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

首页
>学术交流>活动报道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2年高级研修班计划》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9/16

访问量:

字体:[ ]
   
分享到:

2022年9月1日-4日,钢铁工业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是人社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2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重要实施内容,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学会冶金自动化分会共同承办。共有来自中国宝武集团、首钢集团、河钢集团、中冶集团、中钢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冶金材料领域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近20余家单位、100余名的学员以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参加学习。

本次高研班在课程的整体设计和专家邀请方面得到了来自宝武中央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业标准信息研究院、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钢唐钢等单位9位知名教授专家的大力支持。研修班围绕智能制造背景下国内外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内容,进行了为期4天的深度解读授课,包括数据机理结合的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其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冶金流程智造、知识产权与法律保护、钢铁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进展以及钢铁智能制造在机器视觉系统和轧钢系统的应用,中国宝武集团和河钢集团在智能制造的工业实践等。

高研班现场

研修班开班仪式上中国金属学会赵晶副秘书长做了致辞讲话,她表示本次研修班旨在依托“科创中国”的服务平台,顺应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要求,学会与冶金自动化分会不断积极探索,推进行业先进的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挥数字技术在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赋能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具有智能制造思想和理念,富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希望学员充分了解和掌握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理论和应用实践,研讨钢铁工业数字化、智能化体系与路线,汲取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不断将所学在自己的工作实践加以应用,为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开班仪式后,宝钢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杜斌做了“钢铁业智能化技术与员工转型”专题报告。杜所长针对钢铁业技术分类与智能化、钢铁流程的特征分享了钢铁行业实施智能化的必要性。从社会大数据与工业大数据的区别分享了钢铁智能制造的发展难点。通过连铸漏钢预报、合金采购决策支持系统和转炉命中率模型的转变讲述了钢铁大数据应用的不同特点,杜所长重点讲解了宝钢信息层智能化技术的技术路线与理念、领域研究理念与分层结构,并通过库存智能优化、炼钢连铸热轧智能排程的案例讲述了智能优化核心技术的应用。最后杜所长根据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过程可以预计的知识更新需求提出了员工转型的自我思考。

宝钢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杜斌做报告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孙彦广做了题为“数据机理结合的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过程中在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过程中采用数据方法和机理方法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具体过程步骤。并用高炉模型、质量分析、智能电炉、能源优化和计划调度的案例进行了模型建构与优化的详细过程讲授,并对这种技术应用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展望。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孙彦广作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计通学院教授汪红兵授课题目为“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及其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从人工智能与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步骤、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硬件组成、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算法模型分四部分详细解析了复杂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的原理和过程,随后又通过钢铁生产过程中在字符识别、物流跟踪、质量检测、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实践展示了应用效果。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何安瑞教授做“轧钢智能工厂建设方案及实践”主题授课,向学员讲授了智能工厂建设的环境条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展望,表明建设智能钢厂对于钢铁工业的必要性,从智能支撑层关键技术的分解讲述和范例介绍讲授了智能工厂的实践经验,重点通过钢轧全流程过程质量管控系统建设的讲授向业内同仁分享了智能钢厂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和感悟。

燕山大学机械制造系主任陈继刚教授做关于“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其智能化”的主题授课,全方面的介绍了智能制造过程中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应用,讲授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中关键的数字化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过程,并从数字化制造技术到智能制造技术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问题,并通过钢铁行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的应用实例阐明“智能制造”过程的一些清醒认识和建议。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徐永军教授做题为“中国宝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主题授课,介绍了中国宝武集团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路径探索,并详细介绍了中国宝武集团多年了数字化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具体为“四个一律‘三跨融合’”,它的形成过程和实践贯彻过程,最终形成工业大脑的实践认识和未来建设的思考。

首自信公司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主任苏睿聪做“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冶金流程智造”主题授课,以首钢京唐中厚板物料跟踪、中厚板镰刀弯检测、中厚板表面缺陷检测、热轧钢卷边部缺陷检测和冷轧带钢辅助纠偏的案例讲述首钢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过程,并向学员讲授了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核心技术——成像技术、OpenCV、神经网络技术的详细应用过程和经验收获。

河钢唐钢信息自动化部党委书记王映红做“河钢唐钢智能化工厂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授课,首先分享了河钢唐钢公司在智能化工厂的设计理念,随后通过智能化工厂实施的具体案例深刻剖析这些经验理念的由来和效果。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信息研究所知识产权高级分析师覃莉受邀做“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知识产权现状分析与保护”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知识产权的概念、专利分析的方法和作用,并结合相关案例对智能制造专利的布局情况、海外专利的申请方法等进行了分析解说。

学员与专家互动研讨

专家的授课得到了学员的广泛认可,一致认为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从宏观的环境解读到细化的技术讲解,涉及面宽、内容丰富、知识点多、启发性强,对智能制造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今后工作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钢铁行业发展新形势下,中国金属学会将不断推出更多的技能提升、专业知识培训等活动,为进一步提升冶金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Produced By 澶ф眽缃戠粶 澶ф眽鐗堥�氬彂甯冪郴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