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建龙西林钢铁有限公司、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转炉烟气(800-200℃)余热回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由来自钢研院、鞍钢、首钢国际、热能院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其中殷瑞钰院士、毛新平院士和王天义正高工分别任评价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项目完成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单位书记、董事长岳文彦、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志祥出席会议并致词,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长金德伟以及项目完成单位的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杨源满代表项目组做了技术报告、查新报告和应用报告等。该项目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的转炉烟气(800-200℃)余热回收技术,可实现800-200℃烟气余热回收及干煤气回收,替代传统喷水降温、无余热回收的转炉烟气湿法、半干法等生产工艺。该项目技术针对转炉烟气(800-200℃)余热长期无法回收的难题,提出了高温区“主动防爆+被动泄爆”的防爆理念,研发出高温火种捕集、高温泄爆、中低温区宽流道对流换热等核心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隔爆型全干式转炉烟气(800-200℃)余热回收技术,在行业内实现了转炉烟气(800-200℃)余热的安全稳定回收,吨钢蒸汽回收量增加40%以上;同时针对常规气固两相分离技术难以满足高温条件下对10μm级粒径颗粒有效分离的难题,研究了捕集效率、沿程阻力与颗粒粒径、气流速度、浅层结构之间的变化规律,首次开发出基于控流分配浅层斜板沉降技术的高温火种捕集装备,实现了800℃入口烟温条件下,对10μm级颗粒可靠捕集;此外,针对800-200℃区间转炉烟尘成分复杂、物性变化范围大、粉尘浓度高、总量大的难题,提出了烟气温度和粉尘黏度的调控机制,开发出全过程“粘性调控-激振促流”耦合防堵清灰技术,实现 5.5kg/t钢的干态灰的稳定回收和流道内部的通畅;另外开发出耦合转炉烟气(800-200℃)余热回收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能源、环保实时监测及冶炼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并通过进一步建立各类运行指标分析,充分挖掘系统节能降耗的潜力。该项目获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已在建龙西林钢铁有限公司实现工业化应用。
评价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技术的相关汇报,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06-25]
[07-03]
[06-20]
[06-20]
[06-19]
[08-07]
[08-05]
[07-29]
[07-25]
[07-23]